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大讨论】朱正吼:科教融合,提高“立德树人”水平
  • 作者:朱正吼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9-12-11字体:[
  •   

    编者按:在学校教育教学大讨论活动期间,各单位紧密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坚持立德树人,建设一流本科”主题,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本期刊发科学技术处处长朱正吼在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部门论坛上的发言,文章如下:

    高校集人才、设施、氛围于一体,是实施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室,为社会提供重要的发展思路和人才资源。科研是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学与科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高校有三个基本职能: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教师一定要围绕这三项职能或目标进行工作,在教学中融入科研思想的目的也在于更好地实现和发挥上述三个职能。

    科研是高校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最终目标,科研水平是检验一所高校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在高等院校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将永远离不开教学和科研这两个相互影响的永恒主题。

    科研推动了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逐步实现,体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

    伴随着高校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时代来临,我国已经完成了高校教育的规模扩张阶段,但尚未进入质量提升环节,没有促成二者之间的成功转型,因此说我们的高等教育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科研融入高校教学,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符合当前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的时代需求,更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由于本科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而进行的专业教育,因此当前我们必须积极结合科研项目,调整充实师资力量,加大对大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促进高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本科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教学为科研提出了问题,同时也为科研提供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支撑。其次,科研反作用于教学,是充分发挥办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践表明,通过科研不仅可以筹集教学经费以改善办学条件,还能够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求。以科研武装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求教师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其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要树立科教融合培育人才的理念。长期以来,我们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认识误区,包括错误地以为“本科以教学为中心,而科研则体现在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等同于教学水平”等,甚至有一些教师因科研所带来的利益和地位而背离教学工作。还有另一个极端,就是以“专心搞教学而不搞科研”来攻击搞科研的老师。

    今后在实施科研教学时,务必要摒弃上述错误思想,通过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强化教师道德修养等手段,以促进教学、科研的协调平衡发展,促进大学教育水平真正持久的提高。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基本内涵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科研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高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促使大学教师对学科前沿动态保持充分的敏感和关注,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科最新动态,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科研丰富了教学案例,我们在利用专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课堂讲授和专题介绍的形式对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延伸,将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展示给学生们,拓宽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激情。

    以《材料分析测试方法与技术》这门课程为例,当前的分析原理和测试方法、仪器等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方法与仪器的先进性、有效性、精确度等都是老方法不可比拟的,很难想象不搞科研能够掌握这些知识。

    以《材料工程基础》这门课程为例,当前的材料加工原理和方法、设备等方面发展日新月异,新的仪器更加智能、高效、精确度高等,也很难想象不搞科研能够掌握这些知识。

    二是科研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近年来,高校不断地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纸上谈兵往往效果甚微。而今,部分高校教师以此作为科研课题,借题发挥,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且能够及时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学方法创新改革。这种思路,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体现出科研精神,助推了大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进步。实践证明,把在科研所积累的经验融入大学课堂,把科研中所挖掘的新知识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研观。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对待科研工作,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科研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尽管我们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和风气,例如无为科研观、职称科研观、功利科研观等,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高擎时代革新与教育改革之大旗帜,必须站稳脚跟、坚定立场,以正确的心态对待高校科研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塑造我们的科研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高校教师合理树立科研观的理论依据,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要达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必须具备以下两点: 其一,高校教师要立足教学搞好科研。所谓立足教学搞科研,就是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搞科研,在所教课程中确定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其二,高校教师要搞好科研促进教学工作。一个科研实力强的教师,不仅详悉所教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问题,还具有科学思维与创新方法,能够在教给学生最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到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都至关重要。    

    要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近年来,在科研项目的带动下,经过长期的科研实践及高校教学实践,我们成功地将科研思维方法及成果融入到教学中,开阔了教学视野,丰富了教学手段,革新了教学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工作。

    教学评价制度中要有机地融入科研工作,例如,专业课教学要有相应的科研项目支撑,基础课教学要有相应的论文支撑。

    以科学发展观塑造高校教师科研观,对高校科研和教学机制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第一,高校要把科研任务的完成作为较高层次教师从事较高层次教学工作的资格条件。第二,高校要加强对教授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和奖惩。第三,高校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和学术腐败惩戒,通过加强科研活动规则、规范科研成果发表、加大学术腐败惩罚等,改善科研环境。第四,高校要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教授必须为本科生教授基础课程的规定,为本科生科研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五,高校要把科研成果与所教课程的相关性作为晋升职称和评定资格的条件,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课堂纳入教师测评及科研奖励范畴。立足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均符合科学发展观对当前高校教师科研工作的要求,符合高校教育改革的需求,此外,这也是大学教师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统筹兼顾的处理方法。

    要改革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学要在科研工作中教学,要将实验室、科研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寓教于科研。例如,讲陶瓷材料成型时,教学生先了解传统手工工艺,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如何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造陶瓷。

    这里最重要的是将科研内容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科学无处不在,其应用更是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世界经济的竞争实质是科学知识的竞争,而科研工作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基础,它渗透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求我们高校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的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去。高校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长期从事科研活动,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充分的关注和了解,对科技发展也有丰富的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引入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新,使学生直观的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领域科学知识

    应用新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晶体结构”部分时,传统教学方法要大量的实物模型,要10多个学时去讲解,效果还差。而现在的动画技术只需要1学时,效果非常好。

    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主要有板书或者PPT、MOOC 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这些教学方式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对各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学生感觉学习的过程枯燥无味,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校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熟悉各种交流学习的形式,如讲座、会议、讨论班、头脑风暴等,教师完全可以将这些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可以邀请国内外学术专家、知名教师、优秀博士和硕士生进行学术报告、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学习。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融入科研工作。现在的专业往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是由多门学科通过相互渗透并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综合学科体系。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拼凑,也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学科跨越上或者是个别理论、原理或方法的相互引用上,而是基于社会、经济、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当前和未来需要,在这些学科之间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促使这些学科在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等方面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和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满足当前和未来需要的新的综合学科。以学生综合实验、综合性课程、本科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教学为例,很难想象不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能够指导工科学生做这些工作。

    让本科生早日进科研实验室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这需要老师有科研项目。科研与教学结合已成为高院校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研究是大学的一项基本活动。这项活动不仅仅是对研究生而言,对本科生也尤为重要。多数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的接收方式,但这些理论知识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中。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高校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知识通过带领学生对此项目的研究,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主动的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研究经验,将知识进行升华,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可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等进行全面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和全面成长的机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能力和科研素质。

    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会形成一种没有立场的教育,造成没有灵魂的教育。以科研促进高校教学,需要将科研中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教案中去,使课堂教学内容跟得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教师以科研的心态对待教学,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总之,科学研究是新知识的源泉,是高校教学质量的催化剂。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拓展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