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后,无数人在本该万家团圆的时候,舍小家顾大家,“逆行”出征。有义务开车送捐赠物资的司机,有全国各地自愿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有抗击疫情砥砺前行的民警辅警......他们在前方战斗,身后的家人们紧紧地牵着一颗心!一封家书,让前线和后方紧紧相连。纸短情长,饱含家国心声。为此,本报特别策划《战疫一线的家书》系列专栏,由战疫信使带您一起走进这一封封家书背后的故事。

刘海燕,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护师。先后援助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区。战疫当前,所有人心系湖北、心系武汉。医务人员更以“逆行”诠释了“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一封家书,一种情怀,一段历史。小小的一封家书,寄载着家人、同事、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凝聚着全体市民深深的祝福,镌刻下家国的时代印记。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烽火”岁月里,物理空间隔不断血浓于水的亲情,一封封家书通过先进的通讯手段在两地间传递。这个春节,白衣天使是真正的战士。江西湖北,一江两岸。武汉的疫情,让江西的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逆向而行,成为最早支援湖北的力量。
3月27日,刘海燕给94岁的奶奶发出了这封饱含家国情怀的家书。春风十里,然不能回归故里;万家灯火,国泰民安时方是归期。共期盼: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纸短情长,字里行间蕴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有对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

亲爱的奶奶:
您好:
我是您的小孙女海燕!来武汉快一个月了,刚下班回到酒店,很想念您。这次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医疗队,我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打电话了,唯独没有告诉您。做这个决定一是因为我是名护士,帮助病人减轻痛苦是我的职责,二是怕您年龄大了,为了担心。听闻爸爸说,您听同村人谈起我去武汉的事情,拄着拐棍爬上三楼确认这件事。虽然我现在是一名战士,但是眼泪还是刷地一下流出来了,这是幸福的眼泪,我能感受到您老对我满满的爱。
您已经知道我来武汉了,我知道您肯定会担心我,现在我来说说我的工作吧!
2月13号中午,我们南大二附院的医疗团队从南昌出发前往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过短暂的培训后,我们接手了武汉协和医院下面的肿瘤医院,这里主要是接受重症患者。看到这些病人经受的痛苦,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不打胜仗,不还家”的信念。这里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国家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保障是非常到位的。防护服穿起来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够有效的隔绝病毒。国家为了保障医务人员的正常休息,身心健康,我们每天的工作量都安排得很合理,而且还安排了心理专家给我们做心理辅导。
每天看着病人慢慢的康复,一个一个的出院就是我心理最好的安慰剂。祝愿这些病人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您在家能够保重身体。记得戴口罩哦!今年很可惜没能在家给您过94岁的生日,明年我一定会补上。
平常在家您总担心我吃饭的问题,现在我在这里每天都是按时按量的吃饭了,荤素搭配很好。我会让哥哥多给您看看我每天的套餐,所以这个您就别担心了。现在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了,相信我很快也就能回家了,要是有机会带您来武大看看樱花多好啊!回南昌后我一定会老家看您,还要和您一起睡,一起聊聊我在武汉的战斗故事!
祝您身体健康!
您的孙女:海燕
2020年3月10日


文/图 吴竺静、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许南平
原文链接:
http://m.jxxw.com.cn/v4/index.php?c=Web_News&m=news_detail_v5&contentid=119555982&channleId=11565&siteId=55
编 辑:徐子琪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