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江西网】梦想绽放在实践路上
  • 作者:骆辉 摄影:骆辉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8-07-18字体:[
  •      

    中国江西网讯 (本报记者 骆辉)7月12日至16日,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对接活动在我省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117所高校的123个创新创业团队走进吉水县、井冈山市、瑞金市,把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火热现场,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实干中锤炼意志品质。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是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一项同期活动,旨在建立创新创业团队和农村脱贫攻坚需求的长效对接机制。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林东伟在出征仪式上表示,高校要通过多种形式,推出一批帮扶品牌项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企业家、投资人要为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助力青年实践创新、建功立业;青年学子要以扎根中国、心怀天下的使命与担当,勇立时代潮头,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华章。

    “如何将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广大农村地区,开发探索适宜当地的项目模式,精准对接革命老区产业发展需求,是项目的生命力所在。”省教育厅毕业就业办主任陈学军说。这一点,在吉水县举行的扶贫项目专场合作洽谈会上得到了印证:当天签约的包括北京大学《众维健康互联网+基本公共卫生》、南方科技大学《众康饮:健康中国“饮”领者》、南昌大学《稻渔工程:产业扶贫排头兵》等22个项目,均与当地产业发展联系紧密。

    “吉水县从2017年开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急需相关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帮扶。”吉水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主任张俊说,到现场来,就是希望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帮助改进养殖技术,提升产业经济效益。而南昌大学带来的“稻渔工程:产业扶贫排头兵”项目,与当地不谋而合。“主要是针对他们的养殖技术进行改进和规范化,把细节问题帮他们理清楚。”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产科学系老师简少卿说,“稻渔工程:产业扶贫排头兵”项目基于“稻鳖共作”“稻虾共作+连作”等六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为合作企业提供养殖方案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提升整体水平,农民可以通过地租、务工和分红获得收入,进而实现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

    走出校园,让一个个项目在基层、在一线接受“检阅”,进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无疑为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广阔天地,青春梦想也在一次次的实践路上精彩绽放。

    原文链接:http://edu.jxnews.com.cn/system/2018/07/18/017021185.shtml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