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南都市报】大先生潘际銮一家子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4-28字体:[
  •   

    6a1a1cf9e99440588beb0d283ded6792.jpg

    这是1997年江西著名女作家胡辛写的《大先生潘际銮一家子》,讲述了鲜为人知的艰难又辉煌的江西瑞昌潘氏家族史。但当年这个故事被潘际銮老先生压了下来,他表示,“不着急的,让时间积淀淘洗一下,值得留下来的自然会留下。”于是,27页稿纸的《大先生潘际銮一家子》就这样尘封了25 年。潘老去世后,胡辛在悲痛中寻找出当年的文稿,通过江南都市报本期《洪城里》首度刊发,以此纪念大先生及致敬其家族。

    1992年秋,枫叶火红,柚果金黄。

    江西省瑞昌县西门口外有片风景清幽的山地,此刻,夕照晚霞将秋的山地渲染得艳丽辉煌。潘氏三兄弟和小妹伫立于刚修葺一新的墓碑前,举行了虔诚的祭祀仪式。先祖潘秀川、先父潘凤林和先母陈翠珍的三副骨灰盒已静静地安葬于家乡的红土地里,魂归故里,后人终实现了先人的夙愿。

    遥想五十四年前,日本鬼子的铁蹄蹂躏家乡,潘家全家离乡背井逃难到大西南,祖父殁于昆明齐家村。母亲则在1944年逝于重庆城区中央医院。幸而父亲的晚年还是享受了天伦之乐,跟着儿孙在北京安度晚年,1971年病逝于北京清华园。

    潘氏家族百年踪迹漂泊东西走南闯北,已故的老人都只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只是中华民族沧桑百年大背景中的小故事,但恰恰是他们培育出的后代,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上,一次次闪耀出生命瑰丽的光华。

    潘际銮是三兄弟中的小弟,这一年六十又五。人较清瘦,但身材仍见挺拔;白皙的脸庞上架一副宽边近视眼镜,一派儒雅的学者风范。

    他的头衔多多:享誉海内外的焊接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秦山核电公司顾问、《中国机械工程》杂志主编……如此多的桂冠集一身,已让人目不暇接。

    而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翌年江西省省长吴官正三次诚邀他来赣,终受聘为南昌大学校长!任重道远,必须在红土地上创建211重点建设大学而再造辉煌!

    7aad8919d3264a46acb78c4c675d17c4.png

    青年时期的潘际銮 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二哥潘际炎亦颇负盛名。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是中国第二代桥梁专家,可称为茅以升的后继人之一。

    早在六十年代,二哥与小弟就联手于成昆铁路创伟业。其中建成了44座栓焊钢桥,这一壮举结束了中国近百年铆接钢桥的历史。眼下,任职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的他,再一次在三弟的支持下,在中国第一大桥九江大桥的栓焊结构技术史上更上一层楼。

    九江大桥——是他们家乡的大桥。九江,距瑞昌不过百里,是他们父亲早年供职所在。1927年12月24日,三弟潘际銮就呱呱坠地于此。而长兄潘锡奎在九江考上浙江大学,并撩开了神秘婚姻的帷幕……因而,此地此时的祭祀,便于庄重肃穆中又飞扬起生命链条环环相扣的激越。

    长兄潘锡奎亦非等闲之辈,其专长是无线微波通讯。抗日战争时期,由他指挥架设了昆明到缅甸的重要通讯工程;抗战后期,被国民党政府派到越南当了四年电讯总顾问;解放后,他曾任南京邮电学院副院长,是邮电系统资深权威教授。

    一家有一丁出类拔萃,是谓名门;三兄弟皆为当代科技名流,谁能不折服于瑞昌潘氏家族?让人感叹并震惊的还有潘氏两姊妹,亦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姊妹花。

    小妹潘际华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任北京复兴医院副主任大夫、口腔科主任。

    大姐潘际和已故,因家庭贫穷长期辍学,可到30岁时却仍然考上了天津大学,生前任湖南长沙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高级工程师。

    潘氏兄弟姊妹的下一代也个个学有所成,无论是在海内外工作,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

    瞧这一家子!

    沉甸甸的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夕阳给山地涂抹上浓艳丰富的色彩。他们缓缓地离开山地,松软的红土地上留下了他们一行行深深的脚印,潘氏后人无愧于祖辈父辈。百年前他们潘家在这里繁衍生息,那时,是极普通的耕读之家,热爱土地也挚爱读书,一代又一代。

    然而,在本世纪初,小伙子潘凤林遭遇一桩富有传奇色彩的婚姻后,潘氏家族走出了瑞昌山地,去到租界地九江,潘氏家族的命运便与潘凤林的职业铁路工——那通向远方的轨道结下了不解之缘。

    或许,潘氏家族的命运交响曲更与潘际銮的专业有缘。因为焊接,不是稍纵即逝的流星,不是瞬间瑰丽的风景;焊接,是一次次生命的忘我奉献的燃烧。一次次成功的焊接,留下的是一次次完美无暇。

    梅花香自苦寒来

    1937年,中国人难以忘记的岁月。

    天津失陷。南京大屠杀。九江在风雨飘摇中。

    逃难。逃难。逃难。

    百姓们扶老携幼拥向码头轮船,拥向南下的火车,或挑着箩担拖儿带女步行南下……

    在南浔铁路九江站供职的潘凤林直到最后的日子才挈父将雏挤上了开往南昌的最后一班火车。“哐当”一声,火车沉重地开动了,祖父却突地扑向窗口撕心裂肺地喊道:故土难离呵——

    一家三代十余口人皆泪流满面,这是“国破山河在”的蚀骨铭心的记忆。

    半个多世纪后,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到南昌大学演讲,追忆抗战年代陈氏六姊妹从香港到昆明的千里流亡时,潘际銮的眼睛濡湿了,那年月,有多少家族多少同胞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流浪,流浪!那是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的日子,那是每一个中国人被迫着发出最后吼声的时刻。

    潘家从南昌到泰和,再辗转往广西再到云南昆明,捧着铁路饭碗的潘家也一样全是徒步流亡!

    食宿无着,瘟疫流行。天空时有日寇膏药旗飞机俯冲扫射,昼夜常遇出没无常的土匪。十岁的小际銮途中不幸染上了伤寒症,高烧、腹泻,小小年纪的他骨瘦如柴,连挪一步的力气都没有了。其时,大哥已随流亡大学而行;肩负全家重担的父亲二话不说,将他驼在背上赶路。

    一天,全家粒米未沾,小际銮分明听到父亲粗重无力的喘息,奄奄一息的他挣扎着要下来自己走,可父亲双手铁箝般箍紧着儿子的双腿,父亲说:儿子,你爸行!父亲突然扯开嗓子唱起了京剧《杨门女将》!

    不错,平日里父亲只在松闲快活的时光唱京剧,可此时此刻,父亲却吼了起来!

    就在这一刻,小际銮真正地长大了,他懂得了什么是“刚毅坚卓”!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永不丢!中国不会亡!

    一家十口备尝艰辛,总算抵达了昆明。小际銮也是死里逃生,慢慢恢复过来。可等着他们的是饥饿和失业,原本读书上进的兄弟姊妹只有先后失学。

    大姐已17岁了,却只有眼睁睁看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却无缘入学,她跟着母亲做家务、揽零活帮衬全家,尽力支撑二弟三弟完成学业。

    小际銮见着大姐手抚书本悄悄流泪后,他便也不去上学,就在街头摆起烟果小摊挣钱养家。

    母亲心痛了:男娃不读书不行呵,你爷爷临终再三嘱咐万万不可荒废了你们的学业。小际銮却不听,他调皮地眨眨眼,从小摊子底下抽出中学课本说:妈,我这不是在读书么?

    勤奋自学是潘氏家族的家风。由于家境贫困,二哥际炎八岁才到私塾念四书、左传,但夜间则在大哥辅导下补习英语、算术。十一岁直接上九江同文小学五年级,再考进同文中学。

    小际銮在九江读了一年级后,暑假就拿二哥的算术课本入迷般钻了进去。母亲便叹道:你们都像你爸。也正是这目不识丁的母亲跑到学校,找到校长让两个儿子连连跳级,小际銮三年就完成了小学学业!

    抗战时期逃难到南昌,再辗转到昆明,在艰难岁月里,际炎的中学转了五个学校,1941年跳级直接考进云南镇南联中高中三年级,但只念了一学期多,日军从滇西打来,学校搬迁,高中毕业班留原地等候云南省会考,1942年高中毕业。弃学从工,进安宁二十一兵工厂当钳工学徒和描图练习生。

    但大姐和二哥都全力支持小弟读书。少年际銮凭借自学,三年完成了初高中学业。勤奋自学点燃了生命的智慧之火,1944年,16岁的潘际銮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赫赫有名的西南联大!

    在这所茅舍土屋的校园里,他感受最深的是勤奋好学的风气!大师云集,每位老师皆认真执教,每个学生发自内心地奋发图强。自强报国的精神燃烧在每个人的血液里!

    62c81969d7c845c0b3ce3d6644c79355.jpg

    潘际銮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 图源:清华大学

    1945年抗战胜利后,潘际炎也考进清华大学,1946年秋兄弟俩随清华大学从昆明迁回北平。

    战乱、贫穷、饥饿、瘟疫、失学……如影随行于潘氏兄弟姊妹,少年潘际銮在灾难困苦中成长。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么?不。老年时的潘际銮在回首不堪回首的岁月时,仍动情地说:“不,我以为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在烽火连天饥寒交迫中,我的童年仍感到幸福,因为好的家让人倍感温暖,让人倍争向上!”

    热情如火柔似水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事业与婚恋的聚焦地,并不是所有的温馨家庭都能成为个人事业腾飞的基石,也并不是所有的事业有成者身后都有个幸福的家庭。

    这里边的哲理还是机缘,复杂。还有点玄。但根子正人正是根本。

    潘氏家族,有好几桩奇缘佳话。

    先说小弟潘际銮。

    1948年潘际銮清华大学毕业即留校,担任著名工程教育家、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教授的助教。两年后的一个春日,他应邀去到大学同学家玩,这位同学是湖南人。潘际銮在同学家见到了扎着两条小辫子的活泼女孩,说话尾音湖南味,哦,湘女。

    几十年后,已当了祖父的潘际銮仍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且斩钉截铁地说:那一天,我是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的。

    e6e2a7a3705645dbb380b41ca42cb7bb.jpg

    年轻时潘际銮夫妇合影 图源:澎湃新闻

    娇小纤弱却活泼好动如水银的湘女是南下工作团里的文工团员。大军南下时,她从老家长沙风风火火跑出,追随南下工作团,在文工团里能唱能跳能演还最能吃苦耐劳!大家都喜欢她,亲切地喊她“百灵鸟”。

    但日子一长,她觉得还得学习,思念渴求升学深造。就又风风火火北上,到京都报考大学。眼下借住在远亲家复习迎考。都说湖南人最勇敢。湘人不倒,华夏不倾。青年潘际銮信了。这个湘女有个气派的名字——李世豫。

    当听闻李世豫是湖广提督李朝斌的后人时,倒也着实吓了一跳。那该多勇猛呀!不过,青年潘际銮更勇猛,他忙里偷闲,频频往湖南籍老同学家跑,却只字不谈爱情,而是全心全意帮这小湘妹子补课,打的是迂回战。苍天不负苦心人,湘女出师大捷,考上了清华大学。

    潘际銮别提有多高兴,然而,一个学期还没读满,湘女生病了,病得还不轻,必须休学。第二年再考,考上燕京大学,没想到,又病了,只有再休学!这到底是怎么啦?命运之神怎么一次又一次开这种不太大却也不小的玩笑呢?

    这时,潘际銮去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导师是苏联专家普洛霍夫教授。这位教授很有个性,外号叫“甩手导师”,他让你自家去钻研、去闯荡。潘际銮的研究方向是焊接中的热裂纹问题,这在当时是世界焊接技术中的前沿课题之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然而,前途既无平坦大道,就是崎岖的小路都没有,有的是漫山遍野荆棘丛生!王国维曾将做学问比喻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潘际銮说:那只是美学境界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第二种境界,他倒是结结实实经历了!为热裂纹,还为了在京都生病的小湘女。

    在北国严冬寒天冻地的日子里,为探研热裂纹,他废寝忘食;而且还得节衣缩食资助那倔犟好强的小湘女。母亲去世后,父亲便跟到北京与他一起过日子,父亲年逾六十,身体也不太好,他对父亲也是牵肠挂肚。就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他同时收到了老父和湘女的信,原来老父生病,经第三回考试进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的湘女,毅然决然搬进了清华园,为的是方便照顾老人!他将两封信紧贴心窝窝,窗外是冰封雪飘,可他的心田已然是春天!爱意满满。他再无后顾之忧,很快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大突破!

    b67e3a1e0387496a8964bd618fb9580e.png

    清华大学旧照 图源:清华大学

    研究生还没毕业,他便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焊接研究室!随即他的毕业论文《焊接中金属的晶间层断裂问题》得到科研工业界的瞩目。普洛霍夫也在他自己的研究论著中列入了潘际銮的研究成果。1955年潘际銮返回清华大学,再创建并主持了一个焊接教研室。

    第二年,李世豫从北京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常达六年的恋爱马拉松终到达终点,两人喜结连理。

    潘凤林老人也很有个性。无论是择媳还是选婿,其先决条件就是爱读书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爱读书的,当然,这也是他的早逝的妻子择夫的标准。

    潘凤林年少时家贫,寄居瑞昌南山舅父家,舅父家也不宽裕,哪有钱供他上学。而潘凤林痴爱读书,每每干活经过南山书馆旁,他都要作短暂停留,痴立窗旁聆听当地名师吴瑞臣授课;

    如若雨雪天无活干时,他更是忘情“偷听”,久而久之,引起了吴先生的注意,吴先生与他交谈,发现他还真听进去了,懂了,很是感动,就与他舅父商量,免其学费收了潘凤林为弟子。

    更有下湾村殷实之家陈伦苏先生看中了这个穷孩子,不仅解囊相助,并将长女翠珍许配给他,那年,他仅14岁,却中了秀才。

    时值清朝末年,世纪之交,东西文化猛烈碰撞,潘凤林并不因循守旧,从秀才考入铁路学堂。毕业后就职于南浔铁路局,从站长到段长到课长,遇事不苟,廉洁自好,也许正因这正直之秉性,到底与官场无缘,到头来不过一铁路职员尔。陈翠珍跟随他风风雨雨四十五年,相夫教子、敬老惜贫、任劳任怨。

    1944年1月,陈翠珍病逝于重庆,临终前握住丈夫的手,断断续续吐出:我,我想跟爸一样……死后葬回老家……

    1940年10月,潘秀川老先生病逝于昆明齐家村,弥留之际,念念叨叨的是:故土难离……故土难离……

    潘凤林皆含泪应允。1971年八十有二的潘凤林于清华园去世,念念不忘仍是根之所在!

    潘凤林生前叹曰:做潘家的女人不容易,可以自身无才,但必须识才惜才,所幸的是下一代硬是个个有德有才!

    潘凤林还做过指腹为婚的愚事。原来他的铁路学堂同窗夏君已有个周岁女儿宝贤,当翠珍的肚子刚刚隆起时,两同窗好友便拉钩言:若生下男娃,定攀亲家。一句定亲。当地习俗指腹为婚者切不可“青梅竹马”。瞧瞧这习俗,而两家偏偏恪守。

    潘锡奎考上浙江大学机电系时,连未婚妻的模样都没看清过。这回父亲开口,硬逼着锡奎上准丈人家拜访并报喜,锡奎便扯着小弟同去。谁知一敲门,开门的一年轻女子,见着他们脸一红,飞也似地进了内室,嘴里却娇羞地说:爸——来客人了!

    怎么从未相互看清过的男女在刹那间就能准确判断出对方呢?锡奎不解,际銮也好奇。或许,正是这份长久的神圣又纯洁的神秘感,让历经战乱分离的男女仍结成了恩爱夫妻。

    大姐潘际和的婚恋却是晚到的好风景。抗战八年,内战三年,潘家离乡背井、颠沛流离,际和中断了升学深造之念,可她并不曾抱怨家中有意无意间的“重男轻女”观念,唉,中国家庭多如此。她虽为失学流过泪,可她心甘情愿为这个家作奉献。

    两个弟弟和小妹能读书,祖父和父母能在艰难的日子里有笑颜,在她就是最好的慰藉。她的善良厚道聪颖能干更让人敬重。她有个女同事马霭如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外语系,上海人,心气颇高,当际和想将马霭如介绍给自己的二弟时,这位上海小姐立马信赖地点点头:阿拉晓得侬,就晓得潘家的人。

    1950年潘际和已是三十岁的大龄未婚女了,尚未成家!她的三个弟弟却都已完成大学学业,大弟二弟已有家室三弟也在谈恋爱,就是小妹也在这一年考上了北京医学院。望着青丝中已夹杂着白发的大姐,弟弟妹妹都深感歉疚,人生中的黄金岁月,青春的十年就这般流逝了,伴随大姐韶华永恒的是件阴丹士林布旗袍!

    大姐笑笑:我什么都会比你们晚,但不会没有。她重新捡起书本温课,终考上了天津大学。弟弟妹妹自是全力资助自强不息的大姐。后来在他乡遇上了同乡邬敦煌,这位气象专家了然大自然更懂得世间冷暖,很快际和也拥有了可心的小家庭。

    天地有情人更有情。

    真心真情方酿出真爱。

    冰心一片在玉壶

    大有大的难处。

    大家族常有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的众多故事和盘根错节勾心斗角恩怨纠葛的无数矛盾,潘氏家族却没有,见单纯和谐,何故?

    潘际銮说:家族不和,作怪的是金钱名利。名誉、地位、金钱可能会是奋斗的结果,但决不会是奋斗的目标。

    我还是信奉孟子的这几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也应当是家族、家庭的支柱。

    1959年,清华大学自己设计建造我国第一个核反应堆,指派32岁的潘际銮率领一支由教师、工人和学生组成的队伍,承担反应堆设备的焊接任务。反应堆主要建筑物共8幢,包括17种工艺系统,几百台精密仪器设备,几千套电气与机械部件及20多万米管线!其中放置堆芯和高纯冷却水的铝制大水池,容积50吨,深达8米!为了杜绝放射性水的泄漏,对这庞然大物只能采用特殊的氩弧焊接技术,这在当时国内是没有先例的,在国外也属罕见!

    于是,多少个连续作战的日日夜夜,多少个焦虑困惑紧张无望的时刻,老父妻子女儿兄弟姊妹全都不能放心上,是的,不容一丝一毫的分心!得全家老小的心都想着他,向着他……

    终于,奇迹出现了!足足有两层楼高的铝质大池子几千米焊缝经X光检验,无一气孔!潘际銮改进的氩弧焊接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要知道,稍有不慎则造成核泄漏的灾难性后果!

    六十年代,潘家二哥三弟在成昆铁路上的成功合作是求进,也是经受名利的考验。他们完美合作的结晶至今仍屹立于山谷河道上造型恢宏结构精密的座座桥梁。

    为此,二哥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但兄弟俩追求的是求知、创造和奉献,决不狭隘地凝固在某一个终点上。美越战争时二哥被派往越南任桥梁专家,在中越输给神经线上设计了一座关键桥,美机轰炸数百次仍岿然不动。胡志明主席亲自授予他国家勋章!

    非常岁月中,潘氏兄弟姊妹无一不受到冲击,但没有一个家庭出现感情裂纹。

    三兄弟皆是学工的,无数次残酷批斗后将他们赶到工厂劳动改造,他们都很乐观,权当科研的广阔实验地。潘际銮被赶到清华大学校办工厂时,他一见到电焊弧光,眼睛就亮了,“放虎归山呵”!他从未停止过电焊研究。七十年代初他早于世界上十年便创造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逆变式电焊机!

    1980年他出席在日本召开的“80年代焊接研究国际讨论会”,他的论文《控制电焊弧的新方法》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瑞典一家公司立即与我国签订了引进这项技术的合同,这是中国焊接工程界第一项出口技术转让。在我国、欧洲及美国申请了专利,并荣获中国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这一年,潘际銮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87年在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受到国际上的阻挠和反对时,潘际銮毅然决然出任顾问,亲临一线,解决了工程的关键问题后,功成身退且分文未取。

    潘家不拜金。抗战胜利那年,大哥锡奎被当时的政府派到越南当电讯总顾问,这可是越境的“接收大员”,同去的多中饱私囊,急咻咻满载而归。而他,在越南一呆就是四年,只是踏实做事。归来时两手空空。因车辆在途中出了故障,他还徒步百余里,他自己笑说:若是钱财多反倒麻烦了,真是幽它一默。全家老少也觉得很自然呀,老父说:你若是发大财归家,那就不是潘家的人了。

    到得九十年代,潘氏家族事业兴旺如日中天,新的一代也在科技项目领域崭露头角。潘际銮大女儿潘晶夫妇在德国留学,二女儿潘荧夫妇在美国,二女婿工作在美国田纳西州国家橡树林研究院,这属美国核能中心。第五代也前前后后成长于人世间。潘氏兄弟姊妹亦到了含饴弄孙、莳弄花草、贻养天年之时了。

    6ae66cf12b734189ad4772531900e59a.png

    1969年,潘际銮夫妇和子女的全家福

    至1992年秋,潘氏祖父辈魂归故里,潘氏兄弟又在九江大桥立丰碑,潘家圆梦了。

    然,潘家的故事没完,在新高潮中谱写出新的重彩华章。

    年逾花甲再创辉煌

    自1993年早春始,潘际銮校长成了众多媒体经久不息频频聚焦的热点人物。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中国科技报、江西日报等十几家报刊皆对潘际銮和南昌大学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追踪报道。

    1994年人民日报社记者谢卫群第二次来到南昌大学采访潘际銮,随后在人民日报《院士风采》栏目发表专访《潘际銮再焊新弧》,题记曰:“到达一个辉煌的顶峰已经不易,然而更难的是走出辉煌,再登上新的顶峰。勇敢者的生命是一条闪光的轨迹。”

    用谢记者的话说,潘际銮的人生经历和从事着两次“焊接研究”,前一次是本行,已创辉煌;后一回是用一门新的“焊接”术,将两所大学合并成新的南昌大学。

    1993年以前,江西被讥为无全国重点大学、无博士点、无学部委员的“三无”之地!可要知道江西自古就被颂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了三家呵!必须改变江西高等教育领域的落后面貌!新的南昌大学得快速力争上国家的“211工程”——成为21世纪全国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谁来当校长?吴官正省长三顾茅庐,请清华大学教授潘际銮出山。

    去不去?潘际銮的思想激烈冲撞着。

    应该正视的是这意味着从科研教学向行政管理的转移,要付出很多很多,同时,还要失去很多很多。责任实在太大太重大,而且,最根本的是,他的年龄,他已经65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岁月不饶人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呵。

    然而,他的心拒绝不了乡音乡情乡恋的殷切召唤。妻子李世豫懂得他的心,1994年4月杜鹃花漫山遍野怒放的时候她陪着他去到南昌实地察看,故乡人热切企盼潘际銮上任的渴望溢于言表!

    他终于下了决心:我来。

    a14b763a6ce84cc1a8a10adae534d7d6.png

    携妻将子抵达南昌就任南昌大学校长

    三年后,南昌大学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预审,成为全国100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三年,究竟是短还是长?潘际銮觉得复杂难言。

    这期间,仅仅半年就取得了博士点零的突破,真叫人狂喜。从严治校实行“三制”招致压力和非议叫人沉重,大刀阔斧加细致入微终实现貌合神合带来的安宁和谐。“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办学模式的推行活跃了校园内外氛围。运行的节奏实在太快,走过的路实在太多太杂,连续作战的周期实在太长,重大决策的压力实在太沉,繁琐事务的纠缠实在太烦……

    然而一切都闯过来了。难得有这么一个闲暇的傍晚,李世豫教授亲自掌勺炒了两个蔬菜,熬了一锅加奶粉和蜂蜜的玉米粥,全家老小吃得挺舒服。潘际銮就喜欢喝这种玉米粥,或许这里边也有中国南北饮食文化乃至世界东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融吧。兴致来时他也爱跟夫人淘气。

    三年下来他那苏格拉底式的额头快成了不毛之地,而他的双脚几乎跑遍了江西所有的地区,为了办学!

    李世豫自是心疼,他却自信地说:这证明我身体的所有零件没毛病嘛。但过度的劳累终叫他患上了腰椎肩盘突出的毛病,他不得不卧床,却也静养不成,躺着也得劳心劳神,他仍坚信病是可以在工作的“动养”中得到缓解的。慢慢地他又起来了,李世豫教授忙碌地整理着各种文件报告,小推车里一岁多的小孙孙望着他笑得甜甜的,张开双手像要他抱抱,也许,他真该闲下来静享天伦之乐了。

    可是,不行,许许多多的事情还得找他,许许多多的人还要见他,而他,也实在放不下南昌大学这个大家庭!

    他曾对记者说:我是学工的,搞科研不能单干,我常要带几十个乃至一百多人,这就涉及到与人的关系,要做到人尽其能,要大家齐心协力,首先得自己品德高尚!这是先决条件。

    他用搞科研的经验和精神融汇到行政管理工作中,果然,蛮顺畅。

    我们是否可以说,这经验和精神是孕育自潘氏家族的家教家风呢?回首潘家百年之路,人们会有何感悟呢?

    有人说:成功的辉煌出自坎坷、磨难和百折不挠。

    有人说:人不能没有梦,家族不能没有梦,而创造、奉献方能圆梦。

    有人说:博学多才还要加上善良宽容,小家大家方有凝聚力和上进心。

    有人说:平淡从容最是真。

    有人说:说到底,还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e322a969ff414d99ab905699600ffdc2.jpg

    胡辛和潘际銮合影



    1997年6月22日

    胡辛于南昌大学青山湖北区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t8clopu-tMtTzdxSOPpzg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