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景德镇在线:《打造一所在中国叫得响的大学是江西走向崛起的必需》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9-03-20字体:[
  •      

    景德镇在线于3月17日转载了《香港商报》关注我校发展的深度报道《打造一所在中国叫得响的大学是江西走向崛起的必需》,全文如下:

    【编者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大学的职能与社会互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大学对区域发展产生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年,江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开明、世人瞩目,但随着中部崛起竞争加剧,江西在角逐中一个长远不利的因素越来越掣肘未来发展,这就是江西大学力量与周边省份相比处于较严重的弱势,不能很好地为日益强化的区域竞争提供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江西集中全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学已是迫在眉睫!

      第一节  江西崛起的决胜力在哪?

      江西要崛起,拿出决胜力!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曾断言,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森在《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一书中写道:“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并推动经济、政治和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因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国民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发展任何新的东西。”

      一流的大学为地方聚集一流的人才,这些一流的人才就是地方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今日之大学,已进入了“中心化”发展时期,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成为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大学不仅培养了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而且还不断创新知识,促进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更是一个地方文化昌明、思想解放、创新精神的活力源泉。好大学能够激活全民的精神,江西文化的相对保守性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一流大学的新思想的冲击所带来的活力。因此, 加大对大学的建设和支持是江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长期进步的关键。

      大学的力量与区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区域改革开放的成效与持续力往往得益于该区域文化的活力,而文化决胜力孕育的摇篮就是大学。

      环视欧美的发展,大学无不是他们崛起的根本动力。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强国无一例外。早在18世纪美国政府就有了很多帮助大学发展的方案出台,如赠与土地和资金,甚至出台相关的法案保证高校得到发展,没有众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催化就不可能有美国在世界的领导地位。不要说相邻的粤、闽、浙等东部省份,就连中部的湖南、湖北、安徽、河南等省的大学力量都较江西强,湖南有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有中国科技大学,湖北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原本属二、三类欠发达省份往往因为拥有中国一流的大学力量而风生水起、优势频添、得益匪浅。

      湖南、湖北08年已跨进“万亿GDP俱乐部”,安徽今年成为万亿GDP俱乐部会员已如囊中探物。

      深圳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对大学力量的渴望,他们倍感本土人才没能跟进的严重后果,由于预示到了这一点,他们在大学力量建设上不惜重金,采用两步走的战略,既快速发展本土高校,又不断的引进外地的高校的研究院进驻。

      教育的发展是与投入成正比的。据有有关资料显示,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分布极为不均,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中央提出争取到2010年实现4%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教育投入的弱势。去年江西教育经费首次突破300亿,而湖北,湖南、安徽等省份2007年均已达300亿以上。我们从这些数据中读出了资金拉动对江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也看到了未来竞争力成长中大学力量更大的作用。

      高校不仅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和应用研究的重要力量,更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促进江西科技创新与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迫切要求必须在江西打造一所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高水平大学,这正是江西崛起的决胜力量,而这种力量的推动不仅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责任。

      第二节   谁堪大任?

      江西文化盛极于唐宋时期,衰于明清,觉醒追赶于当代。觉醒过后的江西才发现,江西的大学与周边的省份已落下一大截,只有追赶才是唯一出路。 1993年,由江西大学、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成南昌大学,在成功实现省部共建之后,又顺利与江西医学院合并,一所江西省前所未有的全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为江西带来了教育发展的希望和期待。经过科学的整合、重组、再生,江西的大学结构和教育品质在起点上、高度上实现了一次擢升,江西从此摘掉了“老三无”和“新三无”帽子,可以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家高规格统筹发展的大学教育规划之中,扬眉吐气地迈开了向全国一流大学追赶的脚步。

      南昌大学很幸运地获得了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他们联合社会各阶层的力量,在向国际化迈进的过程中,在对国内一流大学的追赶中,发挥改革开放的创业创新精神,着力推进以“名园、名师、名牌、名星”为内容的四名工程建设,实施了诸多有效的实践,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领域,实现了众多从无到有的突破。

      2002年前,学校面积不足1000亩,如今,学校建设面积达130万平方米,空间规模化、设施现代化及环境生态化的校园基本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2002年前,学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87位,1个一级博士点学科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2002年后,专任教师中406人具有博士学位、299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9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7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科研经费也从2002年前20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5亿元;专利数由2002年的获批2项增长到2008年的获批80余项;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量2002年只有一位数,2008年拿到自然科学基金70项,经费已经突破了1700万元。

      科研领域的突破成果显著。中国食品科学与技术惟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年就落户南昌大学。自主研发的半导体照明项目成功引进了境外风险投资7000多万美元。现在已经在南昌成功实现产业化,大规模的生产;医学方面,在全国的到南极进行科考研究的20多个项目里,只有4项医学项目,南昌大学中了2项,这是全国惟一的。2007年到2013年,南昌大学将承担中国南极考察队保健任务,这也是地方性院校中惟一的。

      综合型大学的责任使命不仅是大学自身的建设更要在推动地方经济跨越腾飞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南昌大学已成为全国特别是江西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了江西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科技项目研发、节能减排大量项目,与众多地市和省大型企业都建立和开展了全面合作。国家中部发展研究中心、江西军工研究院、江西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等都建立在南昌大学。早在2003年南昌大学就向江西省教育厅和教育部联合申报,成立“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直以来为鄱阳湖生态研究和资源利用行使研究型大学的职能,他们以“特色化、国际化和高成果化”目标已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同时,南昌大学校园文化的凝聚力也渐入佳境,良好校风学风、高尚道德情操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较好实现。他们开办了“前湖”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大舞台”、“前湖诗会”、“前湖赛场”等,为南昌大学师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品位、更好地培育创新拔尖人才,提供了一个思想和文化艺术碰撞的平台。

      试想想,国家在大量的政策优惠和资金、人才的大量投入下,经过25年艰苦创业,才有了今天深圳的繁荣和生机,“文化”这个城市灵魂建设起来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们再看看江西,江西经济GDP处于弱势下,南昌大学经过短短10多年的卧薪尝胆,抢抓了一个机遇,建成了江西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能从名不见经传到《2008中国大学评价》综合排名上升至63名的位置,是相当不容易的,其开创精神和胆识、创业的艰辛和力量、服务江西为江西创造的贡献率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事实证明,南昌大学确实应当是江西倾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大学的战略首选!

      第三节  让优势力量率先冲上去

      朱德元帅《我的母亲》一文想来大家都有记忆。小时候家里很穷,朱德是十三个孩子中的一个,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状况,朱德的母亲放弃了让其它孩子上学读私塾的机会,节衣缩食全力扶助朱德读书立业,这种安排在当时虽然很痛苦,但这彻底改变的不仅是朱德及整个家庭的命运,更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我们不得不敬佩朱德母亲在紧窘的环境中超凡拔俗的家庭发展战略能力,一个穷家如果没有战略决心和战略重点,要想打翻身仗谈何容易!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旗帜鲜明地提出“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多数人的共同致富”口号。虽然也导致了贫富分化的加剧,但由“先富”而“均富”的发展思路最终突破了集体受穷的瓶颈,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政策改变了历史形成的被动与落后, 今天的良好发展势头正好体现了政策的正确性。与相邻各省市相比,江西经济GDP较弱,人民并不富强,大学力量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严酷的现实中找到突破点呢?

      这个突破点就是江西要举全省之力倾力打造一所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学!我们要拥有朱德的母亲的战略精神,更要学习改革开放初期时国家领袖的远见和魄力!倘若江西能够打造出一所类似“科大”或“武大”这样的大学,江西的局面将会何等地生动,南昌的灵气也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

      事实上,江西省委、省政府已经对本省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南昌大学给予了更大力度的支持。几任省委书记、省长多次深入南昌大学调研、指导<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