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大江网】“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感受仙源老区新貌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6-28字体:[
  •   

    2022年6月25日,南昌大学新传学院“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来到万载县仙源乡仙源村进行为期两天的实践活动,拍摄当地特色美食仙源豆腐的制作流程,采访该村依托红色历史和绿色资源的产业振兴情况,为该村制作并发布微党课视频,感受仙源的老区新貌。

     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和红色印记

    仙源,旧称小源,位于江西省万载县西北部,西部毗邻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东郊茭湖乡,南接赤兴乡、双桥镇,北界高村镇,是湘鄂赣三省边境的中心地区,战时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在1932年4月至1934年1月期间是中共湘鄂赣省委、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驻地,素有“小莫斯科”美称。

    仙源乡境内红色资源丰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为湘鄂赣省委旧址、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旗报社、湘鄂赣省军区和红五军校,并且基本都是原址原貌保存完整。2017年,“仙源乡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被列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底,仙源村被列为中组部“红色名村”建设点,成为宜春市唯一的国家级红色名村。2021年,仙源开始进行“红色小镇”建设,红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正在有序进行,一幅干净、整洁、红色的仙源画卷正徐徐展开。

    “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刚踏入这片土地,便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气息。多处红色文化旧址,路灯电线杆上的国旗和党徽,彭德怀、滕代远的雕塑,红旗广场的红军浮雕,湘鄂赣革命历史展馆,红军历史壁画,彰显着“红色名村”的光荣历史。

    “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最先参观的是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位于仙源月山下的王家屋,依山而建,青砖黛瓦,土木结构,房屋呈“凹”字形布局,共由5厅10房,总面积877平方米。踩着青砖,跨过木制门槛,拥有近百年历史且早已锈迹斑斑的“办公厅”三个大字出现在眼前,历史的肃穆感和庄重感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

    由于房间较小,参访者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房间布置,感受革命先烈生活的场景。桌面上摆放的油灯、平铺的纸墨笔、墙上挂着蓑笠草鞋、床上的稻草被褥等再现了革命烈士生活的场景,暖黄的灯光洒在书桌上,仿佛还能看见当年撰写文章的先烈们。

    “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驻立在门口静静地望着这些摆设,似乎隔着历史的帷幕与先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无声交流。“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除了参观旧址外,还在此拍摄了一段五分钟的微党课视频,播音主持专业的张梦扬讲述了“一袋黄金归还组织”的红色故事,感受涂正坤、朱引梅伉俪为大家舍小家的家国情怀。

    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据仙源村支书韩文平介绍,仙源自2021年开始打造“红色小镇”以来,不断有中小学将该地作为红色研学基地。

    “就这个六月份,有近四万的中小学生来到这进行红色研学。”韩文平告诉“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队员,“不仅中小学在这里进行红色研学活动,其他一些单位也会到这里进行党史教育的学习,最近一年也有许多大学生来这里进行社会实践。”

    仙源乡是南昌大学“十四五”时期一对一重点帮扶对象,2022年上半年南昌大学先后有五个二级党委200余人次来此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落实南昌大学党委“把仙源村作为红色文化教育首选地”的精神。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党委“文化下乡”活动给该地村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并与仙源中心小学商定为学生义务开展艺术、党建授课。

    自“红色名村”建设推进以来,一方面,万载县委组织部、文广新旅局等部门多次到该乡调研指导,协调电力、移动、联通、电信等单位召开现场推进会,为工程建设的推进、红色资源的挖掘出谋划策。各部门通过“精准选”红色故事、“精炼挖”红色资源、“精细建”红色阵地,确定“中国红色名村”地标的选址、红旗广场雕塑的建造、墙绘设计的元素等,努力擦亮了万载的红色名片。另一方面,随着研学的人越来越多,当地接待能力有限,为此特意加强研学场地的建设。加强革命旧址的保护和修缮、扩大停车场地、扩建民宿、吸引当地群众投入到红色旅游餐饮行业中、未来还将开发近五亩的旱地用于党建活动和劳动教育的开展,以此增强当地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

    南昌大学驻村工作队队长樊国宝表示,未来将启动“仙源村红色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经过近一年的实地调研,充分论证,驻村工作队将利用南昌大学资源全力推动“仙源村的红色资源综合开发”,编制“乡村红色旅游方案”、“美丽村庄建设方案”等系列规划方案,打造“仙源红色旅游”最佳目的地,把“红色名村”建设推向纵深。

    依托绿色生态,发展乡村绿色产业

    “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从南昌大学出发,体验了一趟现实版的“过山车”才来到了美丽的仙源乡,行程中与绿色生态来了一次最亲密的接触,碧水青山、蓝天白云,镜头里的每一帧都是一幅山清水秀的画卷。白天小溪里跃动的石斑鱼,晚上抬头仰望的璀璨星空,近处是大片大片的绿色稻田,远处是层峦叠翠的山脉,这些无不彰显着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越。

    “我们这山清水秀,蓝天白云,国家年年派人来我们这检查水质和土壤。”仙源村支书韩文平向“昌万初心”社会实践队透露,当地绿色生态不仅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维护,中央相关部门同样重视并监督当地生态保护工作。

    据南昌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高朝辉、徐秀峰介绍,仙源依托绿色生态,发展有机农业,黑山羊、仙源豆腐、仙源红米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毛豆和绿色茄子的种植面积达上千亩,当地绿色有机蔬菜获国家级认证,近些年来售往周边省市。截至目前,当地稻渔养殖示范项目已完成,未来将大力推进“仙源山泉”“党史教育”“乡村研学”等项目,发展新的乡村产业,增强乡村“造血”能力,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原文链接:

    https://tt.m.jxnews.com.cn/news/1646175?app=jxttn&uid=1543838

    编    辑:段宛辰

    责任编辑:许  航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