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战疫情】学习强国:洪涛:我们在风暴中心打响武汉保卫战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0-02-28字体:[
  •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我刚从隔离病房查完重症病人回来,只能只言片语地回复你们,但此时的我已经泪流满面,到武汉短短几天,每件事历历在目,仅有的几个小时睡眠也在噩梦中惊醒。”

    “这是一场战斗,武汉已处于战时状态,而且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请相信,‘敌人’一定会消灭,尽管医学同行中有的勇士已经倒下,但更多的还在冲锋!孩子们,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这是江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队长、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医学博士洪涛在抵达武汉第6天的凌晨写给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回信中的两段话。

    2月25日中午,记者电话连线洪涛,了解这支医疗队在抗疫最前线近的近况。

    闪电集结,“我们只能赢不能输!”

    2月12日夜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要求组建整建制医疗队援驰武汉,全院各科室人员纷纷主动请战,仅仅用了半小时,该院完成了141名医疗队员的选拔集结,成立了由洪涛副院长担任队长的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

    这141名队员,全是来自该院各相关科室的精兵强将,其中医生40人,护士101人,中共党员51人。

    洪涛告诉记者:“当时这份队员名单,是我们院领导班子优中选优确定下来的。直到名单确定公布后,我们依然接到很多同事的短信和电话,强烈要求请战武汉!”

    这支医疗队的队长洪涛,不仅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还是我国神经外科医学领域的著名专家,曾获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众多荣誉称号,享受省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还曾荣登全国“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榜。

    关于挂帅出征武汉,洪涛说:“疫情刚暴发的时候,我就想请战去武汉最前线,但是我们医院是省内的定点救治医院,我确实走不开。接到上级通知我们院需要抽调一支整建制的医疗队去武汉,我立即提交了请战书,我很荣幸能够担任队长,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会扛起责任和担当,和敌人打一场硬仗,而且只能赢不能输!”

    在所有队员准备去武汉的行囊、与家人匆匆道别之时,该院医务处、护理部、总务处、医学装备处等职能处室也通宵备战,为医疗队出征连夜准备各类物资。

    2月13日14时,该医疗队在南昌火车站集结完毕,乘坐D3226次专列从南昌出发支援武汉,这是江西省派出的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也是江西省首次派去支援武汉的整建制国家医疗队。

    为了更好地开展救治工作,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本身承担着江西省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省级定点救治任务的同时,依然在有限的资源里,临时调配了ECMO、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多种急抢救医疗设备随该医疗队出征武汉。

    从接到上级通知,到整建制的医疗队抵达武汉,只用了不到24小时。

    率先“迎敌”,距华南海鲜市场500米之处打响战役

    洪涛率领的这支医疗队抵达武汉后,不敢耽误片刻,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培训等准备工作中。关键时刻,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51名共产党员争先恐后、冲锋在前,他们团结一致、分工协作,有的主动梳理各项医疗流程,有的主动对接协和医院医务人员,有的主动承担后勤保障......他们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武汉防控疫情阻击战第一线高高飘扬。

    2月14日16时,该医疗队首批先锋队员正式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以下简称“武汉协和肿瘤中心”)Z14重症病区,成为从全国各地来到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10支医疗队里最早进驻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疗队!

    值得关注的是,该医疗队进驻的武汉协和肿瘤中心,距离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仅仅500米。从确诊范围、感染风险以及收治的患者数量来看,如果说武汉是全国的抗疫最前线,那武汉协和肿瘤中心则实属抗疫的风暴中心。

    洪涛告诉记者:“在来之前,虽然大家都做了动员工作,也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来到疫情的最中心,大家还是感到很惊讶,心理压力很大。”

    该医疗队负责整建制接管的Z14重症病区,共有64张床位,都是重型、危重型患者,而且高龄患者较多。尽管洪涛及部分队员在来到武汉前,已经在江西省内有一线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实战经验,但接管整个重症病区,对整个医疗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艰巨挑战。

    化整为零,部署最严格的防护措施

    第一时间进驻病区,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准备,所有的团队磨合与流程熟悉,全都在实战中快速适应对方医院的科室场地、信息系统、诊疗流程。

    洪涛说:“很欣慰,我们这支医疗队只用了2天时间,就很快融入了这个新环境,实现了所有医疗流程对接顺利畅通。”

    141人的队伍,因为防护需要,不能聚集,更不能慌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安排好临时抽调的各科室队员在新环境里各司其职,实现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

    洪涛的秘诀是:化整为零。

    抵达武汉后,洪涛第一时间将141人的队伍根据救治需要分成6个医疗组、10个护理组,并选任16位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还根据队员专长设置专家组、院感控制组、对外联络组,同时制订医疗队各类突发状况应急预案,从各个方面保证所有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正式接管重症病区后,每天晚上,洪涛都与各小组组长召开视频会议,研讨病例、调整制订第二天的治疗方案,以及了解各组组员的身心健康情况,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针对队员的防护问题,洪涛坦言:“这是我们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所以我们制订了最严格的防护规定,每个队员都必须严格遵守,不允许有丝毫漏洞!”

    除了常规的穿防护服、佩戴护目镜、清洁消毒等措施,记者了解到,该医疗队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甚至将整个驻地酒店的3层楼全都采取了隔离措施。

    进入房间的通道单独隔离,所有房间的基本清洁由队员自己负责,每个房间内也划分半污染区、清洁区,所有队员的日常用品全部由专人送到每个房间门口,不允许随意外出,不允许随意与外人接触。

    洪涛感叹道:“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身处在感染风险最大的风暴眼,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能给病毒任何可乘之机,我们是来保卫武汉的,决不能反过来让武汉的同行救治我们!”

    事实证明,如此严格的防护措施,是明智而有效的,目前,该医疗队已经抵达武汉近半个月,所有队员身心状态良好,士气依然高涨。

    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救治危重患者

    关于接管整个重症病区的最难点,洪涛认为,集中救治如此多的重型、危重型患者,而且高龄患者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较多,对整个医疗队的专业水平、团队配合、应急流程都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该医疗队没有畏惧、没有退缩,采取针对不同病情发展阶段的患者分层管理的方式,集中最优的医疗资源,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主动出击、各个击破,集中力量救治危重患者。

    对此,洪涛说:“我们队对危重型患者和病时较长的患者时刻重点关注,根据每天的病例讨论研究,必要时实行治疗关口提前,现在看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据了解,该医疗队是进驻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所有国家医疗队里最早实现血滤救治、插管治疗的医疗队。目前该医疗队收治的危重型患者也是进驻该院的所有医疗队里数量最多的。

    但在洪涛的有力领导下,该医疗队在进驻病区6天后就实现了首例患者治愈出院,是各省援助进驻该院医疗队中首位治愈出院的病例。

    除了高效做好各项救治工作,洪涛还每天关注全队人员的身心状态,针对女队员较多的情况,从生活用品到排班调休等方面都细致入微,并且全面了解队员的生日信息,对最近过生日的队员,他都带头在微信群里送祝福,或者在队员房间门口送上简单布置的“小惊喜”。

    对洪涛来说,抵达武汉后的每一天,感动都无处不在。他的命令,队员们从来都高度服从,唯有一件事,时有队员“违反”,却让他常常泪目。

    这件事,就是每次到了换班的时间,前一班的医护人员,往往因为工作需要和极强的工作责任心,迟迟不出隔离病房,洪涛多次通过电话催促,队员们依然常常等到自己觉得救治工作做好了才出来。

    对此,洪涛有些哽咽地说:“其实我知道,大家是想尽量节约防护服;还有,这些队员们真的都太敬业、太优秀了!对我的震撼和感动,无法用言语描述。”

    此战,激烈正酣。

    此行,归期未定。

    但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如洪涛和他的队员们这般英勇而敬业的众多白衣战士,以血肉之躯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他们聚光成芒,聚星成火,必将驱散这场疫情的阴霾,打赢武汉保卫战、全国保卫战!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part_id=6442845883897953641&art_id=6442845883897953641&item_id=644284588389795364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编  辑:阮宏凯

    责任编辑:邱晓怡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