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汉,一座有着“火炉”之称的城市。谈起武汉,也许是一个让人首先想到的是武大樱花、东湖荷花等四季如花海,让人心神向往的城市;也许是绝大部分儿童游玩的福音地:极地海洋世界、欢乐谷等等,到处充满着儿童笑声的城市。一切美好的象征正被着一个不知名的新型冠状病毒所破坏着。
还清晰的记得那是2月12号晚上22点多,我接到医院的临时通知,医院需要组建一支137人的队伍,其中100名护士去支援武汉。
通过科室的自愿报名情况,我希望护理部多派些男护士去前线,危难时刻,男护士更要有担当。我科麻醉护士王小建被选进这次支援队伍中。此时已经是凌晨,我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里告知他立马起来收拾东西,明天乘专列去武汉支援,电话的那端传来坚定的回答声:“好的,领导,我立马准备”疫情就是命令。从他的话语中听的出他那服从组织安排,坚定不移完成使命的决心。
在去往武汉的列车上,我问他:“小建,昨晚睡的还好吗?”他用他那一贯幽默的腔调说道:“领导呀,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呢,满脑子都是胡思乱想呢!”此时的我深有体会,他脑海中除了父母和爱人的寄托,还有着对一对宝贝儿女(皮皮和一一)的不舍,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
到达武汉之后,眼前曾经无比向往的武汉没有了当年的喧闹:穿梭在城市中的高架桥上几乎看不到车辆,在建中的高楼大厦上的吊塔静止在空中,购物大厦和大大小小的店面大门紧闭........城市中到处张贴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字符,看着到处飞扬的字体,此时我真正感受到了祖国的团结、强大。作为一名白衣天使,能够投入到这场没有枪声及硝烟的战场上,我相信此时此刻的他一定为这次疫情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感到无比的关荣和自豪。
时间过的真快,接管武汉华科协和医院重症病房已经过去了21天,很巧的是:每次都是我的小组接他小组的班。很明显,虽然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但从他的交班状态就知道:他内心的恐惧和担心逐渐的消退了许多了。我坚信,这里除了他自己对工作流程的不断熟悉之外,更是他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我的结果。
还记得有一次交完班后我走到他身旁问道:新来的93床病人怎么样?他又是用他幽默的口语跟我道来:“护士长,那93床老人家真心不容易,脑梗、偏瘫、还有胃管、尿管等管道,服务他我也真心不容易呀,每2小时翻身、喂食,我这么跟你说吧,我当班基本上没出房间,每隔半个小时不是翻身就是喂水、拍背的。”确实也看的出来他的用心,同组的人都走了,唯独最后还剩他还在交班呢。最后我问他感觉怎么样?一向大男子主义,不愿说出内心话的他突然跟我认真的说起来:“老师,虽然我每天都穿戴着密闭的口罩和防护服,干着同样的事情,每天交完班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立马能够喝水和上厕所,然后拖着笨重的身体回到宾馆。但是,每次上班看着患者战胜病毒的坚定眼神、每次治疗后患者的一句谢谢、看着病人出院时轻快的脚步、听着患者们对我们的真情告白——“疫情结束了,欢迎你们来武汉玩”....我瞬间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作为他的领导、老师,我真心的为他高兴有这样的人生经历。因为:男儿当展凌云志,恪守医者赤子心!
工作之余,他也时刻不忘记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在职研究生,他每天利用着工作之余的时间整理、分析、修改数据,力求能过为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盲审和5月份的毕业论文时刻准备着,希望给自己能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日常工作中,我也明显感觉的到他无时无刻鞭策着自己学习。马上又到了卫健委课题申报的时候,据悉他已经准备好了申报课题的材料,希望他能有个满意的结果。
自古三十而立,他不仅是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也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父亲。不管每天工作有多忙,自己多疲惫,他每天坚持和孩子视频,他的孩子除了提醒他照顾好自己之外,总是会说“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呢,你答应给我买的滑冰鞋和自行车怎么还不给我买呢”,“等病毒杀完了,爸爸就回去,一定给你买你喜欢的滑冰鞋和自行车”。我也是一名父亲,我很清楚他当时的心情,我想对他说的是:“小建,你已经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也已经是孩子的心中英雄了。”当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温柔贤惠的爱人,他爱人也是跟他一样一直在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从跟他的谈话中知道,他非常感谢他的爱人,是她照顾好了家庭和小孩,才使得他能全心全意投入到此次的战役中来。
当然,这些是不够的。我一直告诉他: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时期,每天跟着抖音里的健身达人进行室内锻炼已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相信,在国家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医护人员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顺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繁华热闹的的武汉即将归来。那时的他,也必将带着小孩和家人一起来武汉看那武大的樱花,向孩子们述说着他曾经的抗疫情怀。
编 辑:戴琳
责任编辑:明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