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江西新闻网:南昌大学赴甘肃会宁县支教调研活动纪实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9-03-20字体:[
  •      

    中国江西新闻网于3月17日发表了有关我校大学生赴甘肃会宁县支教调研活动的纪实报到,全文如下: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南昌大学调研队员走在支教的路上。(辛忠 摄)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队员在田间地头做调研。(辛忠 摄)

      这天下午,南昌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才煜,站在宿舍楼一个活动室里,注视着满墙的条幅、海报,他脑子里想的,是尽快组建起第二期赴会宁支教调研团,为暑期支教做好前期准备。

      活动室里最显眼的是墙上的两面锦旗,写着“关注教育,情系西部”和“支援西部,惠及桑梓”,这是去年支教结束时,会宁下中滩小学赠予支教团的。第一期支教调研已经结束了七个月,但在这两百多天里,他每天都在提醒自己,再次给会宁山区的孩子带去希望。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支教调研团在学校做募捐展览。(辛忠 摄)

      一个帖子催生一次社会实践

      网上有篇文章,描述了会宁山区孩子的艰难求学路,当2008年初,张才煜看到这篇文章时,仿佛有个东西撞击在他心上,一个从没敢想过的念头随即产生。

      “不少同学说我疯了,因为我非常想去那里看看。我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什么,但我相信,只要有人去帮助他们,他们会有更大的希望。”这是张才煜日记里的一段话。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张才煜在家人的支持下只身前往会宁。回来以后,他将在会宁的经历和照片发表在南昌大学家园网上,在校园内张贴招募海报、搞展览,希望有人和自己一起去会宁调研。

      “关注贫困,感恩老区”的海报一出现,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张晓亚看到海报后没有任何犹豫就加入了,因为支教是她怀揣了三年的梦想;看到调研地点是家乡会宁,陈金丽主动承担了向导任务,并负责与当地的联系……共有80多名志愿者报名,但支教团最终确定为22名。

      在学校展览的几天异常闷热,但募捐现场的人从未减少。“真的感谢你们,我不能为家乡做什么,这些书我全捐出来。”一位甘肃籍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全部捐了出来;一个学校食堂的女工也从工资里大方地拿出了三百元钱……

      “展览中我们遇见很多可敬的人,他们也在感动着我们,爱心在好心人之间传递,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准备调查问卷,还要了解当地的情况,非常累。说实话,我曾经犹豫过,可一想到那些孩子,我便重新鼓起了勇气。”张晓亚的话说出了很多队员的心声。

      虽然22名大学生都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但是他们依靠满腔的热情制作了调查问卷,准备了教学资料,还募集了一批衣物、玩具和书籍。他们详细制订了活动方案和行动纪律,承诺要“坐最便宜的车,吃最简单的饭”。在老师指导下,出行计划逐步完善起来,团队定名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赴会宁支教调研团”。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领队张才煜首次去会宁时在路上拍。(辛忠 摄)

      艰苦的生活磨练他们的意志

      08年7月7日,经过50个小时的跋涉,调研团抵达会宁。支教团分为4个组,3个调研组深入村庄对当地基础教育、农村经济及医疗情况进行调查,1个支教组留在会宁县下中滩小学进行支教。

      “从最初的被怀疑、被否定,到最后的被信任、被关怀,让我们感触最深。”队员们告诉记者,他们刚到高岔村时,村民们的热情在看到他们手中有关医疗的问卷后立刻冷却了,纷纷离去。尽管如此,队员们没有放弃,挨家挨户去敲门,耐心向村民们解释。原来,村民们以前被冒牌医生骗过,心存戒备。在得知调研队员是自费前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后,他们开始敞开心扉。

      调研中,爬山是队员们几乎每天做得最多的事儿。那里的山又高又陡,最陡的地方有70度,有队员好几次差点从山上滚下去。因为不熟悉地形,队员们经常爬着爬着发现前面没路了,有时爬几个小时下来累得在路边直接趴下。
    没有主办单位,没有赞助,为了省钱,队员们只有借住在老乡家里。会宁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08年上半年,会宁只下过一场小雨。队员们十几天不能洗澡,早上刷牙洗脸只能用一杯水;洗脸的水不能漫过手背,而这点水要三个人轮流用。

      后来,队员们发现,因为他们借宿,村民们每天要去很远的地方打水,从那以后,他们没有再用水刷牙洗脸,只是嚼口香糖,用湿巾随便抹一把脸。

      面对艰苦的条件,有队员曾想过中途退出,但最终全都坚持了下来。活动结束时,他们的调查覆盖了7个乡镇、20多个村,完成涉及农村经济、基础教育、医疗调查问卷1500余份,拍摄图片1万余张,工作日记超过20万字。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教育为本”,但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可能是奢望。(辛忠 摄)

      条件差但他们从不放弃

      支教团在下中滩小学做了个调查,当被问及自己的理想时,很多孩子说:希望有个新书包代替洗衣粉袋子,有一件能盖住腿腕的裤子,有一本自己的作文书。

      下中滩小学位于会宁县河畔镇下中滩村,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学,全校当时有学生276人,全校七个班级,有五个孤儿,单亲家庭孩子11人,留守儿童更多。

      但学校现有师资条件并不好,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同时代几门课,校长王世东称自己是学校的中坚,因为自己的年龄在老师里是中游,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王校长说自己是工作量最小的,他在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代四门课程。

      很多老师办公和吃住在一间房里,他们只能在狭窄的宿舍里搭简易厨房;18.2元资料费却是很多家长的负担;不论冬夏教室里都有接近一半没办法回家啃干粮的学生。

      黄土阻隔了与外界的沟通,也阻隔了知识的传递,但孩子们的渴求从未断过。教室里一双双睁大的渴求眼睛,破旧的课桌后回答问题时一双双争先恐后的手,是他们心里满满的希望和追求。

      会宁是全国有名的“状元县”。“虽然条件很差,但我们的教学质量很好,仅07年儿童节我们就得了四个奖。别的学校都羡慕我们呢。”王校长看着满墙的奖状,自豪地告诉支教队员。

      “会宁是长征的胜利的地方,长征精神是这里的人们一直都坚持的,虽然我们呆的时间不长,但是能切身感受到。”队员徐海洋说。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南昌大学队员与甘肃会宁县支教学校老师合影留。(辛忠 摄)

      一次足以感动一生的调研

      “十几天的时间,我们‘灰头土脸’回家了,但是我们心里都装了很多东西,那是可以珍藏一生的回忆。走的那天,很多孩子在车外抹眼泪,不少孩子跟在启动的汽车后面跑,车里好几个女队员也已经泪流满面。”这是一名队员回忆支教团离开时的情景。

      调研带给队员很多体会,也留给他们很多难忘的时刻。调研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村庄就在眼前,可必须爬过一个大山沟;队员们也习惯了那简单的“原始生活”:谁也不会嫌弃苹果已被咬过,再脏的地方累了就不顾一切地坐下,中午每人一个馒头、一包榨菜也能细细品味。

      队员们也经历了自己的感动。一次,天气炎热,队员们翻过山头又累又渴,这时有人朝他们迎面走来,原来是刚走访过的人家的孩子,他手捧的西瓜上刻着“一帆风顺”四个字,好几个队员眼睛都湿润了,哪里还舍得吃?有个当地女大学生听说村子里来了支教的大学生,就挨家挨户去找并邀请他们去吃饭。

      社会上的热心人也感动着支教团,在他们到达下中滩小学的当天,北京一位姚女士邮寄的书籍也到了,姚女士捐赠了30多本崭新的教辅书籍;王校长介绍说还有几个好心人给学校寄来了书籍、磁带。

      他们在调查问卷中得知,有学生希望能去北京看奥运。他们随即在网上发布了信息,通过多方努力,一位来自贵州的志愿者邮寄来两张奥运门票,同时北京的志愿者也提出为他们提供在北京的食宿。在当地县团委协助下孩子们的奥运梦想最终得以实现。

      分别时,有村民拉着他们不停地说谢谢,有孩子问他们要地址,还有的问他们什么时候再来。

      说到最后,张才煜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南昌和会宁都是革命老区,但是我们没有想到,那里的孩子为了上学要经历这么艰难的过程,所以我们希望能带去些帮助。身为大学生,尤其是同样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大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感恩老区,并尽我们的微薄力量为山区孩子们做些事情,带给他们一点希望。”

      支教活动结束后,队员们没有闲着,他们利用假期整理出20万字的活动总结,并将支教活动的一些资料发到网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