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们造吗?做好垃圾分类,不仅环保,还能兑换礼物!竟有这等好事?
南昌大学宿舍楼的架空层可以看到一批蓝色大箱子,高1.4米高,有上下两个口子,一个扁的,一个圆的,上面画着各种垃圾分类图标。这些箱子是南昌大学15名学生的智慧结晶。4月22日,项目发起人之一:尚一介绍了这些箱子的用途。
尚一是南昌大学2015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今年21岁。去年12月,他计划在学校投放一批垃圾回收箱。筹钱、制作、网络编程……今年4月,60个垃圾桶制作完毕。“不论是从环保还是从节约的角度看,我都觉得垃圾分类很有意义,应该倡导。”尚一说,一两周后,这60个回收箱,将投入使用,会出现在南昌大学的各个角落。
尚一介绍,扁的口子是用来放纸壳的,圆口子是放塑料瓶的,可容纳500l塑料瓶。这是他们公司研发的垃圾回收箱,旨在倡导垃圾分类,培养学生们的“再利用”的意识,一旦废纸壳和塑料瓶放满了,回收箱就会发出信号,告知清运员前来收垃圾。
系统在完善过程中,现在还不能使用。等系统完善,投入使用时,同学们在微信公众号上注册一个账号,获得了自己唯一的二维码,每次在扔垃圾前,扫描一下二维码,再把垃圾丢入垃圾箱时会自动称重积分到个人的账户。目前,购入一批零食饮料,可供兑换。之后,随着系统的完善,会加入公益兑换选项,同学们还可用自己账户的积分为山区的儿童兑换食物或衣物等生活用品。
尚一的团队一共15人,自筹了十余万元开始了这个项目,投资经费一部分来自家人,一部分是创业所得。“做这个,一是为了环保,二是长线投资,成熟后会投入市场使用。”尚一坦言,现在物联网还没完全完成,我们已经投入八万多,整套系统完善预计最少花费十二三万。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5CdVnRtlAWf7K0bAfEJ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