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同样的航空梦”

6月12日上午,在热烈的掌声中,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副校长巴哈诺维奇·亚历山大与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朕一道,在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合作协议上郑重签名,两人双手紧紧相握。
“是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吸引我来到中国,来到江西。”亚历山大告诉记者,这十多年来,中国航空工业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通航航空重要的新兴市场,成为全球通航产业链中重要的一员,“中国的市场空间尽可以让人们大胆去想象。”
吸引他的还有中国创新的氛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亚历山大表示,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要从中找准定位,加强合作,推动技术、经验和人才的有机衔接。
此次,两校签署的合作期为5年,亚历山大认为,这对于合作双方都是一个提高人才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极佳契机——
首先是人才的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双方互动,碰撞出新的火花,为航空产业提供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亚历山大说。
其次,是搭建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的全新平台,使一线科研人员能携手开拓更大发展空间,这也是亚历山大最为期待的。
“江西在通航产业发展中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亚历山大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与南航签约,不仅因为该校拥有较雄厚的科研实力,还因为江西拥有一批优秀航空企业,江西省委、省政府对航空产业发展有一系列科学规划,“我们都有同样的航空梦。”
典型案例的魅力
在邀请报告会上,晶能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敏作的题为《从实验室技术到硅衬底LED产业集群——一个产学研用的典型案例》的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王敏介绍,他们的成功,秘诀就在于政学研产用的协同创新。各级政府支持技术创新、战略引导;以国家硅基LED研究工程中心为平台,晶能光电作为产业化基地,转化技术成果;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植物照明、汽车照明、手机闪光灯等产品;以晶能光电为主体,协同产业链企业进行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推向市场。
南昌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研二学生张洲洋听了报告后激动地说:“硅衬底LED技术的产业集群之路,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在江西从事科研工作一定前途无量。”
“一个科研成果可以带动这么大一个产业,中国的这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机制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回去后我要认真思考,我们的研究怎样可以推广应用,让它产生更大的价值。”来自俄罗斯医学教育科学院的莫洛佐娃·娜塔莉娅·弗拉斯基拉沃夫娜教授说。
希望与江西高校合作顺利
6月12日中午,来自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黑色冶金研究所的梅尔库洛夫·奥列克谢教授,吃完午饭后在前湖迎宾馆的湖边小道上散步。当记者告诉他,江西在有色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稀土材料、太阳能、锂电池、新能源汽车、LED发光二极管等新材料方面具有巨大发展优势时,奥列克谢说:“这是所有从事新材料研究专家梦寐以求的大环境,只有把研发和应用有机结合,才能凸显科研的价值。”
在乌克兰,奥列克谢还是熟铁冶金部高级科学家,长期从事优质钢的生产加工工艺、高炉炼铁技术、高炉炉渣自动控制技术、铸铁脱硫技术、双层风嘴混合喷吹工艺、低电压金属冶炼技术等研究。他在当天论坛上作的《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黑色冶金研究所在金属与合金中的研究与进展》报告,引起了很多专家的注意。南昌航空大学负责人告诉记者,会后学校将组织专人进一步与奥列克谢教授对接,希望借助他们的实力推动材料学科更快发展。
奥列克谢表示,他们非常愿意与南昌航空大学开展合作,促进对接、交流、合作平台的建立,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与广东、江苏都已开展了很好的合作,形成了长效、互补、共赢的机制,相信与江西高校开展合作也会很顺利。”
对此次会议,奥列克谢认为参会的专家水平很高,大会的主题很明确,大家的交流很顺畅,让他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获得了很多新知识,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到江西,共同促进两地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
“小伙子们,你们太棒了!”

6月12日下午4时,南昌航空大学田径场。由南昌航空大学派出的16人航模表演队,亮出了花式特技飞行、电动载重机双机编队、运动飞机双机编队、遥控纸飞机、油动载重飞机表演等绝活,亮相的机型,不少曾在国际和国内大赛上摘金夺银。
看台上,参加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南昌)“航空航天技术”分论坛的外国专家们看得目不转睛。表演刚结束,来自乌克兰哈尔科夫航空大学的斯达维琴科·瓦季姆·格里戈罗维奇兴奋地第一个冲下看台,跑到操作油动载重飞机的航模队员中间,连连竖起大拇指,“这个项目最能体现队伍的综合实力,不仅要求操控技术要娴熟,而且还要求战术的配合。小伙子们,你们太棒了!”
“我寻找到了最佳的合作伙伴”
“这是我第一次来江西,没想到收获这么大,在这里我寻找到了最佳的合作伙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得到转化,产生更大的价值。”俄罗斯基伦斯基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夫秋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对记者说。
该研究所主要研究功能性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通信等多个领域。在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举行的邀请报告会上,夫秋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作了题为《反铁电(Pb-La)(Zr-Sn-Ti)O3陶瓷中软模模式恢复的拉曼光谱研究》的报告,这是他们首次对外公布这一研究成果。
采访中,夫秋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他刚认识的新朋友——江西科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小敏。在这次大会上,他代表研究所与南昌大学、江西科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南昌大学材料专业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科研方面实力雄厚;江西科泰新材料有限公司长期从事新型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经验丰富。与他们开展三方合作,让夫秋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充满了期待:“我们一定会在功能性材料研究应用领域开创一片新天地,这将给相关产业以及百姓生活,带来改变。”
“以后江西就是我在中国的故乡,我对江西多了一份牵挂、一份责任,我要用最前沿、最尖端的研究成果为它服务,希望在更多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夫秋林·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说。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235563808_38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