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新民网:《构筑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透视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
  • 作者:张晶 兰天 摄影:张晶 兰天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9-05-23字体:[
  •      
      5月23日,新民网刊登了《构筑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透视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报道,全文如下:
     
      燃情的5月。墨韵飘香的前湖之畔,南昌大学近5万学生投身到了校园文化活动中。“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前湖诗会、前湖大舞台、前湖赛场……一系列以“前湖”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而在城市的另一头,惠风和畅,群贤毕至,胡思远、仲呈祥、成君忆、鲍鹏山……国内多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走进瑶湖,走上江西师范大学第二届“瑶湖之会”学术艺术月的舞台,点燃了瑶湖之滨初夏的激情。
     
      人们惊喜地发现,这几年,在红角洲、在昌东,在那一片片曾经沟壑纵横的荒滩野地上,不仅神奇地“长”出了一片片高楼,建起了一艘艘“高校航母”,更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滋润着数十万高校学子的心灵,为他们构筑起了一个个传承文化的“精神家园”。
     

    精彩的周末学术讲座吸引着大学学子凝神聆听

     

    “前湖之韵”周末音乐会

        新校区建设遭遇“文化断裂”的阵痛
     
      进入新世纪后,南昌大学、江西师大、南昌航空大学等众多高校,先后从市区的老校区,迁移至红角洲前湖和昌东瑶湖两个高校园区。然而,落户新校区的师生们却始终觉得,新校区依山傍水的美中,缺了点什么。
     
      “瑶湖校区红楼青瓦,绿草如茵,是个远离闹市的幽静之所。然而2003年我们刚来时,新校区还处于建设阶段。学校很少有校园文化活动,大家都沮丧地将瑶湖比作一片‘文化的沙漠’。”江西师大文学院学生杨勇强,是首批落户瑶湖的学生之一。
     
      南昌大学毕业生揭婷对此也有同感:“回忆起母校,我和许多同学就会不由地想起生物园、人文长廊和图书馆前那不知名的小池塘……尽管老校区的房子没有前湖的新,但那一片片青砖绿瓦承载的是学校的历史与文化,散发的是浓郁的人文气息。这些感受,是初到前湖校区时无法寻觅的。”
     
      “超大规模的新校区,大多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空地上建起来的。在远离喧嚣的同时,也远离了老校区积淀和传承的文化底蕴。加上许多教师都住在城区,每次上课只能匆匆来、匆匆走,师生之间缺乏课余的交往,这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失去对学校的认同感。”南昌大学党委书记郑克强感叹自己初来前湖校区时,许多同学反映课余时间除了花前月下谈恋爱几乎无处可去,缺乏精神文化的稚嫩声音深深刺痛了自己。
     
      那几年,在南航、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等高校新校区内,同样经历着这种文化断裂的阵痛。
     
      打造没有边界的校园文化
     
      怎么办?面对校园文化被割裂的尴尬,以及进一步提升大学自身内涵和品质的迫切要求,高校的管理者们迅速将目光投向了校园文化建设,希望通过精心打造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新校园内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重塑大学的人文精神。
     
      于是,图文信息中心、文化艺术建筑群、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馆迅速建成;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寝室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两个高校园区内兴起。
     
      如今,在各个新校区,校园文化活动可谓遍地开花。不仅月月有、周周新,而且每个学院有,每个班级有,连每个寝室楼栋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活动。南昌大学团委副书记周婷则告诉记者:“我们把每一个校园文化品牌当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去孕育,活动后出书稿、制作DVD光碟,有专门的网站提供网络视频,让更多学生分享前湖文化盛宴。”在“前湖”系列活动现场,常常看到忠实的校外观众沉醉其中。江西师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周利生说:“如果说新师大是一所没有‘校门’的高校,那么我们更希望能打造一个没有边界的文化家园,使学生尽情呼吸各种文化气息,畅快倾听各种争鸣之音。”
     
      亮出有竞争力的“文化名片”
     
      然而,众多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没有使高校的管理者们满足。
     
      “校园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打造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势必成为高校在新一轮竞争中更高层次的追求。”江西师大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光华解释道,“而有竞争力的校园文化品牌,并非文化节、艺术节等一些同质化、可随意复制的活动,应该是一些真正有特色、有深度,能够传承人文精神,寄予人文关怀的文化活动。”
     
      2006年6月1日,一场名为《科学、艺术、哲学》的学术报告会在师大瑶湖校区举行,拉开了首届“瑶湖之会”学术艺术汇展月的序幕。接下来的一个月,钱理群、赵鑫珊等国内1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先后来此设坛开讲,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思潮和各大家专功精研之学说,展演国内外各类文化艺术精品。“瑶湖之会”迅速成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校园文化品牌之一。
     
      无独有偶。2007年10月13日起,每周六上午9时,“前湖之风”周末讲坛准时开讲,邵鸿、吴建中等纷纷做客讲坛,内容涉及人文、历史、哲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天文学等。在“前湖之风”的带动下,昌大校园迅速涌现出一系列以“前湖”为品牌的校园文化活动。
     
      “‘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活跃了校园学术氛围,‘前湖之韵’音乐会提升了高雅艺术修养,‘前湖大舞台’周末展演打造了一个真正属于大学生自己的舞台,‘前湖诗会’繁荣了校园的诗歌文化,‘前湖赛场’丰富校园体育生活。”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德才介绍说,“前湖”文化品牌多角度、多层次地让学生感受了校园文化的魅力,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将一个个零散的文化活动制作成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成为我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
     
      关注人文精神,传承文化底蕴,逐渐成为众高校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共识。“红谷讲坛”、“名人课堂”、“大学生航空科技文化节”等一个个校园文化活动,也相继成为省内其他高校一张张崭新的“文化名片”。
     
      从“润物无声”到“文化自觉”
     
      “以前一到周末,我就拉着同学往市区跑。如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我应接不暇。上周六美国音乐家Richard Stoelzel来学校举行了小号专场音乐会,本周六青年作家范晓波又要做客‘前湖之风’周末讲坛。我忙坏了,也高兴坏了。”南昌大学新闻系研究生曾丽沉醉在这些文化活动的魅力中,脸上的喜悦令人羡慕。
     
      而江西师大07级学生沈媛媛则是一个曾对讲座论坛等活动不“来电”的学生,每逢讲座,她总是想办法“退避三舍”。然而5月4日,她无意中参加了一次“瑶湖之会”论坛,一场题为《生命困顿与生命教育》的讲座,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她开心地说:“从没想到哲学也会如此有意思。以后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不能落下。”
     
      近年来,南昌大学、江西师大等高校坚持将国内外的名家、大家、专家请进校园,正是希望能在校园内形成一种思想自由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们养成一种敢于创新、创造的文化自觉。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美好愿望正逐渐化为现实。
     
      喜讯接连传来:南昌大学“前湖”文化品牌系列在取得2008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后,又荣获教育部2008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并且带动了学校“青蓝论坛”、“智库讲坛”、“学术沙龙”、“艺术节”等活动的蓬勃开展,学校尚学之风日浓;由昌大学生独立编排的舞台剧《五宗罪》、二胡独奏《葡萄熟了》,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喜获大奖;而在第九、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中,师大学子勇夺各类奖项20多个。
     
      刚刚上任的江西师大党委书记、校长傅修延,也曾做客“前湖之风”周末讲坛。他意味深长地说:“水木清华可以育人,人文传统更能熏陶心灵。大学生应当在校园里树立崇高远大的人生理想与社会抱负,形成追求真理的性格与批判意识,建立崇尚学术、兼容并蓄的价值标准。大学既然打开大门接受了这些年轻人,就有义务营造一种适合青年人成长的精神环境。”
     
      南昌大学党委书记郑克强则形象地将“优秀的校园文化”比作是大学的“软件”,是“一双无形的手”:“它会锲而不舍地潜移默化着学生,从而塑造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健全人格,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尤其是在面对困境与浮华时,优秀的校园文化将使学子们的心灵更加澄净。”
     
      处于文化转型期的我省高校,正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的道路上,踏歌前行。
     
     
    相关链接:请点击这里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