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大江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打通救心“高速路”
  • 作者:第一附属医院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0-01-23字体:[
  •   

     

    中心被授牌为“级胸痛中心”

    救治演练

    “叮咚!”2019年11月23日凌晨1时许,一声手机铃声打破沉静的夜,“惊醒”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值班医师朱建兵。同时收到消息的还有胸痛中心的282位相关工作人员,他们中有医生、有护士、有行政人员、有电梯员、有保安……此刻开始,282台手机陆续弹出十余条短信提示,三分钟内,首份18导心电图检查结果和患者基本信息在微信群里一览无余,挂号手续、入院手续立即完成,各环节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大家通力合作,一场抢救生命的“直播”在“胸痛中心建设”的微信群内展开。

    接下来的急救,从患者被抬上120急救车到胸痛中心成功抢救,仅仅用时25分钟,远低于全国普遍的胸痛中心90分钟急救标准时间。

    胸痛中心,主要以抢救高危胸痛患者为主。所谓胸痛,包括患者有胸闷痛、针刺痛、烧灼、紧缩、压榨感等。患者一旦出现此类胸痛症状,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主动脉夹层、气胸、肺栓塞等重症疾病。可怕的是,致命性胸痛若在短期内不能及时识别及治疗,会危及生命。而胸痛中心建设,就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第一时间筛查诊断,第一时间抢救治疗,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成熟的胸痛中心救治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福一方百姓。

    (本文图片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

    建设胸痛中心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高危胸痛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高血压、糖尿病患病人群、肥胖人群也在逐年增加,且呈年轻化趋势。这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少医院,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还不够顺畅:如胸痛患者不能第一时间确诊是否高危,甚至分诊到其他科室就诊;医疗资源应用不合理,出现过度治疗;排队检查导致治疗延误;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离国家标准还有很大距离等等。国家卫健委大力推行的胸痛中心建设,就是要致力解决这一系列突出问题。

    “以往,我们省跟全国的情况差不多。”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主任洪涛说,胸痛中心可以通过院前急救系统和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合作,以及医院内部的多学科(包括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心内科、胸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疼痛科等相关专业科室)合作,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通过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达到快速诊断、及时治疗、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国际上有黄金抢救时间90分钟的‘门球时间’一说。对这些患者而言,早一秒开通血管,就多一分生的希望。”洪涛说,南大一附院作为全省医疗机构的排头兵之一,建立高标准的胸痛中心势在必行。2019年至今,医院通过不懈努力,为急性胸痛患者搭建起了救命的“高速路”。

    多重保障助力中心建设

    “要想建好胸痛中心不容易。医院胸痛中心是在以制度、物资、信息为后盾的三重保障下建立起来的。”洪涛表示,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的成功经验,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全面调动”。

    虽然胸痛中心的核心治疗由医生完成,但导诊、接诊、转运、保障等工作涉及面很广,这就需要各环节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分诊人员、窗口人员、120转诊医生护士、医院保洁人员、电梯工人、保卫人员等,都需要了解相关救治知识。

    “要医务人员了解这些不难,难的是让转运过程中所有的后勤服务人员也能掌握基本知识。他们快速反应所节约的时间,能为患者救治带来更多的希望。”救治意识先于救治能力。南大一附院心内科主任郑泽琪表示,胸痛中心在建设前期,就开始持续实施各级、各类培训计划,让更多人提高意识、了解心梗。只有准确辨别,迅速引导、转运,才能为患者抢到宝贵的时间。据统计,2019年南大一附院共举行培训两百余场,让近两万人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知识学习。

    除了提高胸痛的救治意识,“绿色通道”的打造也尤为重要。中心建立之初,医院安排由医务处负责中心建设的各项协调、统筹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医院从“软”“硬”实力上下功夫,保障中心高效运转。在“硬实力”方面,医院投入资金购置了两台救护车,用于中心患者转运工作,优先保障胸痛患者抢救。对胸痛中心建设所需的肌钙蛋白检测仪、心电图机、电脑等各类设备逐一配套,让患者在救护车、胸痛门诊等“前端”流程中即可进行检查。“软实力”则是通过制度和程序的设计进行提升。医院成立了以医务处、护理部、信息处、门诊部、医学装备处、保卫处、药学部、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胸痛中心委员会,授予其优先调动医院医疗、设备、药品等各种资源的权利。

    这样的“绿色通道”不只体现在院内资源的调配上,更体现在对患者的救治流程上。微信群里就能办理入院手续,救护车里就能进行医院心电图结果实时传输,先救治再缴费……种种举措并行,为的就是节约时间、救治生命。

    中心正式加入“国家队”

    近日,在“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举行了胸痛中心授牌仪式,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顺利通过“严苛”的考核标准,正式被授牌为“国家级胸痛中心”。

    作为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主任,洪涛表示,这个结果是意料之中。“2019年底,我们胸痛中心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已降至2.28分钟,肌钙蛋白抽血到获取报告时间降至15.82分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D2B时间降至53.45分钟,导管室激活时间降至6.28分钟,已全部高标准达标,胸痛病例数量和构成比早就达到国家要求。”

    除了继续完善流程、加强救治能力,在进入“国家队”后,郑泽琪也对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们的培训更多的是针对医院工作人员,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公众对这方面健康科普知识的宣教,提高大家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郑泽琪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下,医务人员的工作不仅体现在院内救治,同时还要做好院前的教育工作,增强全民心脏保护意识、培养患者对胸痛中心以及急性胸痛的认识,抓好治疗时机。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年来,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发展步入了高速阶段,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也以国内“排头兵”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医院辐射作用。目前,中心已与靖安县人民医院、遂川县人民医院、奉新县中医院、奉新县人民医院等12家基层医院签订了网络医院协议,并一对一建立了胸痛患者转运工作群,接诊基层医院发布的符合转诊标准的患者。

    至此,南大一附院胸痛中心建设已初见成效,如何更快速、更高效、更高质地完成胸痛患者的救治工作,则是该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原文链接:

    http://epaper.jxwmw.cn/html/2020-01/23/content_5406_2238229.htm


    编      辑:李欣蕾

    责任编辑:何   俊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