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周创兵:自立自强从点滴做起
    ——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1-09-18字体:[
  •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一万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汇聚前湖之畔,开启新的人生之旅。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和悉心培养你们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学校成功举办了办学百年庆典,梳理了百年文脉和办学历史,彰显了办学成就与发展历程,凝聚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强大力量。今年是学校“大庆大赛”年,在贺大庆、迎大赛的重要时刻同学们也梦想成真,如愿成为南昌大学新主人。你们的到来,为百年南大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力、增添了新魅力!

    同学们,这里就是你们新的家园。今后几年,你们将用脚步丈量山水前湖,用心灵感知百年文脉,用情怀领悟大学精神。从1921年办学伊始到1993年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从1997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到2005年与江西医学院合并成立新南昌大学,从2014年率先在全国地方高校启动综合改革到如今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省合建高校行列……百年风雨兼程,学校虽数易其名,屡迁校址,几经拆并,但始终与家国共进、与时代同行,始终坚守救国报国、兴赣强赣的使命担当,明确了“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和“学生中心、教师为本”的办学理念,树立了不忘办学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导向,铸就了“爱国、自强、创新、唯实”的大学精神,培养了近52万各类优秀人才,为地方和国家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寄语学校“前景无限”,鼓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勉励青年学子“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我们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推进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同学们,当代中国正处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时代。你们作为建党百年后,也是我校办学百年后的首批大学生,真可谓生逢盛世!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能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复兴征途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中美战略博弈愈演愈烈,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国际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这些大变局、大疫情和大博弈是我们躲不开、绕不过的国际环境,唯有自立自强,才能攻坚克难;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不让近代中国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历史重演!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同学们,你们都是零零后,到2035年正处风华正茂时,即使到本世纪中叶仍然年富力强,你们是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伟大复兴的主力军。梁启超先生曾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伟大复兴之重任全在像你们这批青年人身上,你们能自立自强,国家就自立自强!然而,自立自强离不开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支撑。一个没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人,难以在天地间安身立命;一个没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民族,难以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科技自立自强也是如此,没有一批有理想抱负、民族气节和创新精神的科学家是不可能实现的。何为志气?志气就是不甘平庸的远大抱负。长志气,就是要立鸿鹄之志、守报国之心,树理想信念。何为骨气?骨气就是不屈不挠的凛然气概。强骨气,就是要炼钢筋铁骨,涵养自信通达、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何为底气?底气就是底蕴与实力。厚底气,就是要充实内涵,打牢根基,提升本领。很显然,没有志气,何以自立自强?没有骨气,难于自立自强;没有底气,无法自立自强!

    同学们,大学是你们求知探索、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成长殿堂,也是专业训练、思想淬炼、政治历练的实践舞台,更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精神家园。自立自强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志气、骨气和底气取决于人的精神境界,需要日复一日自我涵养和锤炼。不同的精神境界孕育出不同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也就有了不一样的品格、品行和品味,这是一个人能否自立自强的关键所在。因此,立志做自立自强的有为青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需要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做起。在你们即将开启求学新征程之际,我想对你们提几点建议和要求:

    一是希望你们心系家国,在思想上自立自强

    人无志不立,立志首在思想自觉。年仅26岁的毛泽东就曾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是何等的气魄、志向与担当!长志气、强骨气需要情感滋养与情怀驱动。纵观学校百年峥嵘岁月,一代又一代南大人自觉地将报国为民的理想融入自己的血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读书乃为养正气,问学不敢忘国忧”的精神境界!

    最新的青年思想状况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成长于新世纪的青年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开放自信,总体是可爱可信可为的新一代。但也不可否认,尚存在理想信念淡漠、个人色彩浓厚、拜金意识强烈等问题,青年人中还有不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盲从于“饭圈文化”的跟风者、缺乏人生追求的“躺平者”……希望你们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勇于同强的比、向高的攀,可以接受平凡,但要拒绝平庸。少一点个人色彩、多一点集体意识,少一点追星娱乐、多一点仰望星空。希望你们传承学校“明德至善、树人兴邦”的爱国情怀,正确认识爱国、爱校、爱家和爱自己的辩证关系,让“爱党爱国”成为行为习惯,让“爱校荣校”成为校园文化,争做爱党爱国、爱校荣校的时代新人。

    二是希望你们自律成长,在生活上自立自强

    自立自强离不开自我约束。培根说过:“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是坚忍”。大学学习生活逐步从“他律”的传统模式向“自律”的自我教育转变。近年来,学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进以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觉成长为主要内容的“四自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微博、微信及抖音等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年代,青年人习惯于刷微博抖音、晒朋友圈,几乎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手机控”“微信狂”“抖音迷”“低头族”随处可见。有的学生长期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社交能力急剧下降,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屡见不鲜。希望你们在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中,学会自我约束,做时间的主人,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杜绝熬夜打游戏、早上睡懒觉的恶习。懂得自我减压,适时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去运动场奔跑,去音乐厅放歌,调节心理平衡,确保身心健康。希望你们自律的大学生活从每天的晨练、晨读和每顿的光盘行动起步,守得住本心,抵得住诱惑,真正做到自律、自省和自觉,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是希望你们求真求实,在学习上自立自强

    青年人的底气靠学习、靠磨砺,正所谓“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道。大学是学生、学者、学术、学科和学风的共同体。学校办学百年形成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的严谨学风,为同学们求真求实营造了良好氛围。

    大学教育强调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与能力提升,注重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然而,有部分同学推崇“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少一分受罪”;有的仅仅满足于互联网带来的海量的、快捷的和碎片化的信息,致使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严重退化……希望你们弘扬学校“勤勉严谨、明辨笃行”的唯实学风,少一些碎片化、多一些系统性,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育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境界。希望你们刻苦钻研、学思结合、敢于质疑、善于突破,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练得真本领,真正把学习作为大学生的天责,让自主学习成为你们的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状态,以良好的学风锻造为学、为事和为人的风格。

    四是希望你们敢于创新,在学术上自立自强

    求学求知的最高境界在于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质也是创新。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技能等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学校办学百年矢志自主创新。江风益院士心怀“国之大者”,勇闯“无人区”,聚焦我国LED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打造了国际LED第三条技术路线,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学校也因此成为第一批被美国列入危险“实体清单”的中国高校。

    近年来,由于受过去科技与教育评价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做学问急功近利,论文抄袭与学术造假现象屡禁不止。“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希望你们传承学校“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底线,在培养创新意识、发掘创新潜能、探索创新路径、勇敢挑战权威上下功夫。希望你们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运用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解决问题,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创造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敢闯会创中闪闪发光。

    同学们,青春无边,奋斗以成。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勉励广大同学要珍惜大好年华,修身立德、勤学上进、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希望你们在增强志气、骨气和底气,实现自立自强的道路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从点滴做起,用青春和汗水描绘绚丽的人生画卷,自觉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你们快乐学习,健康生活,茁壮成长!

    谢谢大家!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