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师说师行】张楠熙:当年轻遇上青年的时候
  • 作者:黄江珂凡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9-06-29字体:[
  •   

    e85a51a6093f46ceb4a431162e92a8ec.jpg

    本网讯(学生记者黄江珂凡)“辅”之以心 、“导”之以行 、“员”之以梦,这是外国语学院2016级本科生专职辅导员张楠熙最深的感悟。自从成为一名辅导员以来,数不清的日日夜夜,上演着不尽相同却又各自精彩的故事。它们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但每个故事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一笔浓墨重彩。

    “加法方程式”与“青春常驻”之灵药

    张楠熙与南昌大学有着不得不说的羁绊。在南大学习7年,毕业后他选择留在了母校。问及原因时,他说,在这里他可以通过全新的视角,见证学弟学妹们的成长,见证母校的发展。

    他总是被学生称呼为大哥哥,不仅是因为年纪与学生相仿,更是因为身上充满了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他常把辅导员这份职业比作成一剂“青春常驻”之灵药,与学生在一起时,空气处处洒落着青春的活力气息。他更觉得当辅导员一道“加法方程式”,与学生相处是陪伴,也是收获。在陪伴学生的旅途里注定经历过无数的坎坷,但曲折的道路旁也是景致无数。这些经历或许乍看时不够起眼,蓦然再回首时,却不经意间温暖了他的整个世界。

    张楠熙平日里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多次参与辅导员培训活动,表现突出,被评定为“优秀学员”。他把每次参与培训都当作一次学习机会,一个交流平台,把每一个同行优秀的闪光点当作标杆与方向,时刻反思不足,激励自己。他还积极参加第六届江西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南昌大学辅导员工作论文评比,南昌大学“微团课”评比等各类比赛。每一次都认真对待,屡屡取得斐然的成绩。他也曾与学生一起下乡调研,体验艰辛,同甘共苦。

    陪伴288名宝贝们一起成长

    他要求自己做到每周与学生一起谈心、参与集体活动、走访寝室。他总是乐于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喜怒哀乐,与他们一同分享快乐,排解忧愁。看到学生的进步时,他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份骄傲与欣慰;发现学生身处迷茫时,他化身为引航灯塔,让学生少走弯路,用心用情陪伴班上的288名宝贝们一起成长。

    面对考研的竞争,很多学生都会焦躁不安,压力重重。张楠熙想着为学生做些什么,因此他特地准备了“考研加油包”,里面装满考试必备的文具。文具分量不轻,但最“重”的还是那一张薄薄的信纸——一封满载关爱与祝福送给每一位考研学生的手写加油信。他说:“同学们考研很辛苦,我能做的不多。但我能给他们打打气,鼓鼓劲,希望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封再薄不过的信,笔墨间的重量却不轻。墨里晕染开来的是情,是一笔一划写得出的文字,却又是字里行间写不出的真挚。

    “辅导员这个岗位很锻炼人,文能手提墨笔书写材料,武能肩扛学生奔向医院。一年365天的24小时里时刻待命,每天把自己活成陀螺连轴转。”他记不清去过多少次医院,在学生需要他的时候,及时出现在他们身边是他对自己的最低要求。

    hold住工作 自我锻炼 自我超越

    张楠熙认为参评辅导员年度人物,既是一次与优秀同仁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可以交流丰富的工作经验,学习高效的工作做法;也是一次对自己工作的梳理和总结。他总爱把生活与工作看成登山,总有无数险峰需要征服。不妨就让每次机会都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只有坚持,才能从一座山爬到另一座山;只有坚持,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看得更广。他笑言:“把这份工作hold住,既是自我锻炼,更是自我超越。”

    张楠熙希望每日都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他感谢自己遇见的每一个学生,感谢他们让自己参与到这段韶华如花的青春岁月里。他不怕什么苦难挫折,也不怕偶尔不被理解,只愿自己的努力有如渠田上空的春风,抽穗结实;有如冬日里面的暖阳,和煦人心。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