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立德树人标兵】33年坚守无愧初心
    记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刘涛
  • 作者:沈海艳 摄影:南轩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9-09-04字体:[
  •   

    编者按: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共铸“三爱”新风尚。从9月4日开始,本网特辟【立德树人标兵】专栏,连续对被评为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的十位教师进行“速描”,以资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借鉴。

    以爱浸染,不忘初心;以言感化,不厌其详;以身树德,不辱使命。三十三年来,他始终奋战在思政教育工作一线,探索教与学的真谛;岁月更迭中,他以身立行,淡泊名利。他就是首届立德树人标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涛。

    d2adfbc69f35425a8a8a0dc922dbe100.jpg

    讲演式教学:我的教学天赋就是“亮嗓门”

    “三十多年来,我教过数以万计的学生,课堂教学这块从未有过遗憾,因为每堂课我都怀揣澎湃的激情。亮嗓门讲课算是我的特色,我从来不用话筒,坐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朗诵,但我在平时教学中会注重发音技巧,去提高课堂感染力。”

    1986年,刘涛毕业于江西大学经济系,分配至江西大学马列部从事思政工作。回忆过去,他颇有感触。从被动选择到主动坚守,他潜心教学,呼唤有灵魂的教育,“文科教育需要老师去探索创新,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抓学生的兴趣点。”他致力于改变师生单向流动的状态,以多种教学方法,如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践活动等形式,营造互动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能力、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

    多年教学经验让刘涛有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他很少照本宣科地上课,而是主动将理论知识与热点新闻结合起来,因时而行,打造专属的“趣味课堂”。“我的课有时候排在晚上7点,正赶上新闻联播的时间,所以我每次都会给学生播放10分钟的新闻联播,再就新闻展开话题,即兴讲述。这样一来,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给集中起来。”

    走进学生寝室:师长关心应是“常态”

    “有一年教师节,我收到了一封e-mail,寄件人是一位经管学院的学生,当时他正在国外留学。每年教师节的祝福邮件很多,这封信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就在于上面写道:你是我大学四年唯一进过我寝室的老师。”

    刘涛提到,他过去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去学生寝室走访,和学生聊天。他认为深入学生寝室和同学谈心应成“常态”。这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途径,只有用心倾听,和学生交朋友,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思政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教材理论知识上,学生囿于思维困境往往不在于课堂,而源于生活,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答疑解惑,辅助成长。亦师亦友的他深受学生欢迎,或许正是这份看似稀松平常的关怀,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温暖的种子。

    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刘涛独特的光芒,在聊天中反映出的种种问题给予他别样的灵感去创新课堂教学。他认为“学生对思政课内容兴趣度”和“与学生聊天深入度”是呈正相关的,要想和学生真正有话题可聊,还是得充实课堂教学,从课程内容上下功夫。

    坚守岗位:以身作则 感染身边人

    “我愿意不讲条件,尽我所能为大家争取。做不到的事我不会轻易放弃,会想办法去做。”在教研室主任的岗位上二十多年,刘涛始终秉持自己的初心,出色完成教学任务。为保障每一位老师的上课要求,他已经是教务处的“老熟人”,在被问到协调工作中出现困难怎么解决时,他总是坦然一笑,说:“没关系,我可以‘磨’,如果真的有转圜余地,费点时间精力总是值得的。”

    人前人后,他都是当之无愧的“身边好人”。在没有人愿意做的事上,他会一力承担,责无旁贷。他会在本职工作之外照顾所有人的情绪,急人所急。类似于排课时间冲突,他都会毫不犹豫把自己的课程时间换掉,给予他人方便,得到了教务部门和同事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中鼓起新思想的风帆,以饱满的激情打败潜伏的倦怠,给学生传递鼓励和信任的力量,这就是刘涛一直在做的。他本着一颗包容的心,包容学生的缺点,在教育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他们明确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

    用“具备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形容刘涛再合适不过,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路上,他用奉献和专注践行师德,实现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