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全国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鼓励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共铸“三爱”新风尚。从9月4日开始,本网特辟【立德树人标兵】专栏,连续对被评为南昌大学首届“立德树人”标兵的十位教师进行“速描”,以资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借鉴。
他,在训练中以身作则,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学校赢得一项项荣誉;他,在教学中改革创新,在比赛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个研究成果;他,在生活中关爱学生,在辅导员的岗位上指引着一名名学生向阳前行。他,就是体育与教育学院跆拳道教师何明辉。

身正为范,严师出高徒
何明辉坚信“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他明白,若想严以教生,必须严于律己,所以他与学生一起立下的规章守则,他总是带头遵守。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何明辉自己坚持锻炼,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努力训练。
十年前,何明辉在一次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左腿跟腱断裂,手术后医生建议最少需要三个月恢复期。顾及到繁重的教学任务,何明辉在手术后两周就拄着拐杖回到了跆拳道的课堂上。
“我带的跆拳道队7月份要参加全国大学生锦标赛,赛前的训练对参加比赛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另外,我还要负责公共选修课同学的期末考,所以我就拄着拐棍来了。”是责任感呼唤着何明辉去到每一个课堂上,正是在他严格的要求下,南昌大学跆拳道队才有今天的丰硕成果——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高水平组8金6银12铜牌、普通组6金1银10铜牌,世界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第五名,开创了我校自主培养学生在世界大赛中获奖,全国大运会跆拳道项目2银牌,创造了江西高校该项目最好成绩。何明辉也多次获优秀教练员称号。
业务精湛,改革出成果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个想法促使着何明辉在教学研究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在碰到学生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动作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我就会去想怎么让他理解,通过哪些训练方法让他有可能达到这个要求。”
何明辉在教学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他不仅致力于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和开发跆拳道体育游戏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创造性,他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多次获教学类奖项--“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奖、南昌大学首届“十大教学标兵”、南昌大学首届“十大立德树人标兵”、校教学成果奖、十余次校“授课质量优秀奖”等。同时,他主持省教科规划、省社科规划、省教改课题和省体育局科研项目等课题多项,发表CSSCI、中文核心、省级期刊等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论著1部。
“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是跆拳道精神的高度概括。所有的跆拳道精神都是依托于礼仪精神的,礼仪让你懂得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大是大非都分不清楚,后面的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就没有意义。正因如此,何明辉在素质教育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在他看来,素质教育是一个比较广的概念,作为一门课程的教师,让学生对这个东西产生兴趣,然后掌握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懂得怎么学习,非常重要。何明辉做的,就是让学生们能爱好跆拳道,让他们懂得如何学习跆拳道,以及跆拳道背后做人的道理。
主动关爱,交流促成长
除担任繁重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任务外,何明辉还兼任了体育与教育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教学上严格的何明辉,在生活上,变成了同学们的知心朋友。
“我会主动找学生谈话,尤其是发现在生活学习中碰到问题的学生。我会和他们平等交流,让大家愿意和我说话,都愿意把我当朋友,把心里话告诉我,那么就非常利于解决问题了。”
不仅是在校生,何明辉与很多已经毕业了的学生还保持着联系,98级、06级等的一些学生仍然在微信群里经常沟通。“我到现在还一直与很多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多名学生在跆拳道创业过程中、人生道路选择中碰到困难或迷茫,都会和我诉说,我都会有求必应,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何明辉作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为他们开导,让他们有所启发,有所受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论从事什么学科的教学,都应该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何明辉,正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