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潜心科研 报效祖国
  • 作者:胡青 兰天 摄影:胡青 兰天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0-01-22字体:[
  •      
    学无止境  勇攀科学高峰
        1964年,洪葵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毕业后进入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二附院心血管内科,很快成为最好的医生之一。学无止境是她的人生追求,工作几年后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毕业时又考取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医学部留学;2000年获日本国立冈山大学医学部心内科博士学位;2000年起在美国贝勒大学医学院进行心律失常遗传学博士后训练;2002―2005年先后任美国纽约州心律失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及助理教授。多年不懈地求学和历练,使得洪葵成为了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专家。
     
    心系故土  学成报效祖国
        2001年,洪葵来到美国最著名的遗传学研究中心、Brugada兄弟主持的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工作,RamonBrugada成为她的导师。最初的一两年,导师并不信任洪葵这位中国姑娘的能力,只让她做一些科研的辅助工作。而到2003年,导师将寻找短QT综合征致病基因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洪葵。此时的洪葵,早已因为深厚扎实的专业基础、踏实的工作作风、刻苦的科研精神,让导师刮目相看了。
     
        同年,国际权威医学杂志《循环》上刊登了洪葵的论文,在世界医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洪葵由此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随后两年,她又陆续与美、德科学家合作,寻找出多种临床诊治Brugada综合征的有效途径,科研成果不断得到认可。
     
        随之而来的是各大著名医疗科研机构的工作邀请。2005年,哈佛大学许以各种优惠条件,诚邀这位极有前途的中国医学专家能选择该校进行研究工作,被洪葵婉拒。从日本到美国,从博士到博士后,洪葵离开家乡11年,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不少人以为她不会再回国了。实际上,她却从没有考虑过要离开祖国,她研究的课题,正是中国医学界最需要开拓的领域,她毅然选择了归国。
     
    忘我工作 科研成果累累
        拒绝了大都市的邀请,洪葵选择了回到母校,一头扎进了工作中。在临床上,她刻苦钻研技术本领,紧跟国际心血管疾病研究前沿,不断进取和创新,结合自身在国外留学经历,应用所学的先进知识,使本专业组在心脏猝死患者的诊断和识别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如麻醉药诱发心脏猝死的心电图识别等。同时,她承担了国内多家相关学术专著的撰写工作,被国内多家核心期刊杂志邀请撰写评述和综述等。
     
        同时,洪葵还参与、负责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心血管疾病DNA库和心律失常遗传实验室;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立了江西省医学遗传和基因治疗研究所;牵头并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立了江西省心电协会(一级学会)等省内一批医学研究所。因专业水平突出,曾作为主要研究负责人承担多项日本文部省、美国NIH及AHA科研课题,。目前主持国家973前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重大招标、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SCI收录25篇。其中一文,被国际顶尖杂志《Nature》中引用,被国内外相关专业大会特邀专题演讲近30次。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