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假婷婷、陈文清)“把专业变成职业,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从进入南昌大学新闻专业学习到探索学校融媒传播之路,南昌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许航始终坚持用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之路上默默耕耘。作为南昌大学培养的新闻人,14年间他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学校改革发展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在融媒时代的浪潮中,让南昌大学的好声音传播得更远、更广。
“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共同体”

怀揣着对新闻学的热爱和对新闻事业的理想,2001年许航顺利考入南昌大学新闻学专业学习,2005年毕业后留校担任4年专职辅导员工作,在2010年进入南昌大学党委宣传部,开启了他作为一名记者、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职业生涯。
“我从小便与南昌大学相伴,它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成为它改革发展三个十年的亲历者。初中、高中和大学我见证了南昌大学融合发展的十年,毕业后我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参与者,来到党委宣传部,作为一名校园记者我更是一名学校内涵发展的记录者,现在,学校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也有幸作为一名助力者参与其中。”
许航与南昌大学的不解之缘深藏在他简单而不凡的经历之中。翻开简历,南昌大学的字样占满了他的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回首前路,这是许航对自己与南昌大学不同时期所在身份的回顾与总结,是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共同体,更是他人生中绚烂丰富的色彩。
“宣传工作的每一段经历都难能可贵,每每回首,这些经历都是我人生中一笔笔巨大的财富。”如今许航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新闻宣传人,长期作为宣传骨干参与到学校各类重大活动与事件报道之中,先后收获南昌大学办学100周年系列工作先进个人、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系列工作先进个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个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首届管理服务育人标兵等荣誉称号,并在行业内多次荣获中国校报好新闻奖、江西省高等院校校报好新闻奖、中国青年报年度优秀高校可视化融媒体团队指导老师等称号。这些荣誉是他长期付出与努力所收获的果实。
“刀靠石磨,人靠事磨”

信息技术不断变革,学校的宣传工作也迫切需要跟上时代步伐。2022年,南昌大学成为首批江西省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包括许航在内的南大宣传人用180天完成了学校融媒体中心软硬件平台建设。如今,中心紧扣媒体融合主题主线,聚焦新闻宣传主责主业,聚力宣传提质增效,“油茶团队”三上央视、赣剧艺术鉴赏课获2亿点击量、官微粉丝量突破50万+……一系列好声音频传。
“新闻宣传工作质量是生命线、时效是推进器、程序是规范尺、纪律是压舱石。学校每年新闻网刊发新闻3000余条,推出微信300余篇,宣传工作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白加黑’‘5+2’是宣传工作的常态,需要宣传工作者倾情投入、全力以赴。”在许航眼中,宣传工作绝非简单的前端呈现,更是一次次前期对接新闻素材、中期开展新闻采写、后期进行新闻创作的后端奉献。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宣传人唱响南昌大学改革发展最强音的印证,更是学校宣传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
回首14年新闻宣传路,许航有过感动、有过欢笑、有过挫折、有过成就。2021年学校聚焦大庆大赛,上半年举办办学100周年系列活动,下半年承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许航奋战专项宣传一线,精心、精彩、精美呈现各类活动报道;2022年,校园疫情防控期间,许航毅然留校,53天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报道感人事迹、宣传安全知识凝聚师生同心抗疫力量……这些经历都镶嵌在许航新闻宣传工作岁月的长河里,正是一次次宣传工作的历练,让它们更显熠熠生辉。
“稿件出质量,基础在采访、核心在鲜活;图片出质量,关键是故事、运用在技巧。刀靠石磨、人靠事磨,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锻炼,都是一次提升宣传能力的机会,只有把握好这些机会,才能不断地成长进步。”从初入宣传领域时的懵懂青涩,到如今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宣传任务,许航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在新闻宣传战线上越走越远。
“学校每一个岗位都是育人岗”

学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团队,而优秀的团队都是在互相帮扶、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新闻宣传工作也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团队的合作。
“我的成长离不开党委宣传部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和一批批宣传人的教育和指导。”在一张张新闻图片和一篇篇新闻稿件的背后凝聚了南大宣传人巨大的心血和精力,每一次新闻稿件的修改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在无数次完善中成就了今天的许航。如今作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的他,负责学校重大新闻的报道与策划,参与审核修改每一篇新闻稿件,同时,他更继承着党委宣传部的优良传统,为培养学校新闻人才、提升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水平而发光发热。
“无论是官方微信推文还是新闻网稿件,许航老师都会认真完善修改,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对我们悉心指导,帮助大家提升新闻稿件和图片质量,在他身上我学到了不少宣传技能,让我受益匪浅。”融媒体中心记者程慧萍有感而发。耐心传授宣传经验、帮助熟悉工作流程、努力提升新闻质量,已成为许航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学校每一个岗位都是育人岗,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对得起学生口中的这句老师。”除了对同事们的关怀帮助,许航也时刻关注着身边同学们的成长。曾担任过四年专职辅导员的他,是学生身边亲切可靠的“南新之友”,是南昌大学融媒体中心大学生记者团的负责人,也是学校融媒菁英班的班级导师。他坚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好新生入学引路人,践行新闻宣传实践育人,用实际行动传递管理服务育人力量。
“感谢许航老师亦师亦友地陪伴我们成长。工作时,他倾囊相授,用专业引领我们在宣传领域实践深耕;生活中,他关怀备至,以温暖慰藉和诚恳建议为我们排忧解难。我定会带着这份情谊与收获,努力前行,不负所望。”研究生王君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在与许航的接触中深有感触。
“学生的成长是每一位老师的价值所在。希望正青春、正少年的同学们脚踏实践的土壤,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勇敢奔赴山海,在未来收获更好的自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何时何届许航都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在学校打下良好专业基础,成长为栋梁之材。
新闻是一扇窗,让人看到光,新闻工作者则是窗后的追光者。从幕后走向台前,许航是众多宣传工作者的缩影,对他而言,新闻宣传工作已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载着他的梦想与追求,也见证着他的历练与成长。未来,他也将继续怀揣这份热爱,在新闻宣传工作的田野上继续耕耘,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不断释放宣传工作的光与热。
审校:宋志豪、许航、涂金凤、欧阳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