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用青春之我 创造青春南大
  • 作者:巢子怡、李蕙 摄影:大学生记者团摄影部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9-05-04字体:[
  •   
    • 本网讯(学生记者巢子怡、李蕙)“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一百年前,风雷激荡;一百年来,天翻地覆;一百年后的今天,青春的旗帜依然鲜红。

      27e1c16eac8c4eb592839884dbc77e3e.jpg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当清晨第一缕霞光穿过南昌大学绯红的校门,一种根植于这片大地的红色信仰又悄悄开始了新一天的生长。校门是梦开始的地方,1921年5月4日以来,从这里走进和走出的无数青年学子,成长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010e734319f744e4abab27a6c365d3ef.jpg

      树人广场上迎风飘扬的红色旗帜,见证过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在此齐唱国歌、诵读经典的情景。不远处的办公楼里,为学校发展领航掌舵的前辈在辛勤工作,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的青年在默默耕耘。青年工作者们根扎于此,向前辈看齐:爱国奋斗、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11086772a11849448c5b6af6e73a3a94.jpg

      “唯道是求,唯知是渴。”图书馆作为南昌大学的最高建筑,21层颀长的身材似五四时期的意气书生,俊逸潇洒,巍然大方。金色的“图书馆”字样为范曾所题,这座建筑是知识的象征,是南大青年学子求知的佳地。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无论是艳阳天还是阴雨天,总会有人如饥似渴,迈上图书馆长长的阶梯。

      527d3fc1ad40430cb3245524190976c3.jpg

      “德才同修,术业专琢。”教学主楼如一双带领青年学子求索的眼睛,每天学子如织,穿梭其间。青年们在这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在这里立下志向、以梦为马,立足南大,望向远方。

      419fe1928a244c69b4d7dc563f4c0ec7.jpg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南昌大学坐落于江西这片红土地,致力于培养有热血、有梦想、有温度的青年。“格物致新”即是穷极事物之理,培养创新精神;“厚德泽人”即是进德修业,涵养德性,兼济天下。

      cf12181a74704a9fb52bcb11b3d84a9a.jpg

      吾辈南大青年,应有“最野蛮的身体、最文明的头脑和不可征服的精神”,读青年之书,走青年之路;应自请长缨,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用奋斗绘就青春之亮丽底色,用行动续写未来之人生华章。

      6d056453d7b642ba85ea6a47a6d16590.jpg

      香樟树下绣旌旗,龙腾湖畔染白帆。体育场的顶端如白色的风帆,两翼微微扬起如鸟的翅膀,其中积蓄新的力量,蕴含新的希望。惟愿南大青年学子:踏红土,以凌云之志示世人;思英雄,以赤子之心鉴青衿。

      b164ed493fff452f9cc90bad317b14a3.jpg

      新时代,中国梦近在咫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持续推进。今天的南大青年,也是践行中国梦的一份力量。他们可以见解独立、不拘一格、天马行空,也能严谨求知、踏实敬业、勇敢追梦。

      当青春与盛世相逢:五四的火炬,百年庚续,烛照前程;壮丽的事业,浩浩汤汤,继往开来。无论是百年前振臂一呼、誓死力争的新青年,亦或是今日“勤躬履实、格物明心”的南大学子,为接好这沉甸甸的时代之棒,他们都终日乾乾,自强不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南大青年学子们将始终牢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将怀揣“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志向,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创造青春南大、铸就青春中国。


    • 实习编辑:李蕙

    • 责任编辑:许航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