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毕业心语】带着爱飞翔
  • 作者:裘知 摄影:裘知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5-06-30字体:[
  •      

      绿树阴浓夏日长,垂柳倒影入方塘。毕业时节,信步校园,芳菲歇去犹清和,夏木阴阴正可人。栀子花开与南大告别,对于逝去的年华,感伤中带着不舍;对于开启的未来,惆怅中透着憧憬。即将离开生活了七年的前湖校园,即将结束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我只想说:前湖南大,不悔来过;万里征途,笃信未来。

      七年仿若弹指间,前湖的一花一草皆风景,南大的一人一事总有情,我在这里变成了更好的我。

    老师为我插上翅膀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置身于南大前湖的美好校园,我们既感受到了“大楼之大”,更深切了解到“大师之大”。南昌大学的学生是幸福的,尽管我们常常抱怨着校园面积太大,抱怨着图书馆楼太高,却陶醉于润溪湖、龙腾湖、来龙山的风姿绰约,沉浸于借阅室、资料室、典藏室的汗牛充栋。

      大学因有大师,固有学问。南昌大学不乏大师,更是造就大师的摇篮。进入南昌大学中文系学习,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机缘巧合,高考填报志愿时,在高中老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南昌大学。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现代汉语,课上老师对于语言学的详细阐述,让我领略到语言文字的奥妙,从此与语言学结缘,笃定信念,坚持研究。

      2012年进入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第一天,我的导师——人文学院徐阳春教授在与我们这些弟子见面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研究生研究的不仅仅是学问,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研究生追求的不仅仅是学术,更是个人素养的全面提高。而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问题。只有提出好问题,才能做出好研究。”三年研究生生涯,我被他的渊博知识所折服,更为他的人格魅力所倾倒。在不断地思索与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分析,坚持自我;更学会了淡然自若,从容处世。

      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老师的激励!

    同窗与我共筑青春

      相聚即是缘分,多年同窗情谊,无数朝夕相处,让我们心意相通。每一次失意时的细心关怀,会让我深深感动;每一次成功后的紧紧相拥,会让我无限喜悦;每一次困惑时的促膝长谈,会让我重新振作。当为理想而奋斗的时候,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告诫路在前方,勇者无敌;当为世俗所扰的时候,我们互相慰藉、互相抚平满身的伤痕;当为挫折所困的时候,我们互相拥抱、互相温暖受挫的心灵。前湖七年,正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与陪伴,我才能勇往直前,一路向前!

      还记得我们在教室中共同聆听老师教诲的日子,还记得我们在校园一起倾听四季之声的日子,还记得我们散步在际銮路上畅谈人生理想的日子,还记得我们在运动场一同奔跑驰骋的日子,往事仿佛已经消散在岁月中,却牢牢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在我记忆的窗口中永远记着同学的微笑与情谊,暮然回首,最美好的年华有你们陪伴在我身边。人生,是一场盛大的遇见,感谢有你们——同窗好友。

      有缘相携走过,而今散落天涯,心中互相牵挂,只待再见重聚。

    社团为我点亮心烛

      社团生活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当葳蕤的生命向着梦中高度不断生长,在这美丽如画的校园风光中,朝气蓬勃的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唱响青春的旋律?社团生活无疑是不错的选择。

      社会经历在我的大学生活乐章中谱写了激昂的一曲,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非同寻常的印记。从本科的楹联诗词协会、理论研究会到研究生的研究生会、前湖之风,这些社团组织最短我呆了一年,最长我呆了三年,无论时间的长短,与许多同学们在一起为了一种追求与理念共同奋斗的时光就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想起在楹联诗词协会,以汉家霓裳为服,与诗词楹联为伴,传华夏璀璨文化的不懈努力;想起在研究生会,以杂志编辑为己任,与排版校对相依,共同创办学术刊物的执着奋斗;想起在前湖之风,以激昂思想火花为追求,以重温文化饕餮为目标,一同举办“前湖之风”周末讲坛的辛勤工作。

      社团生活,点亮心烛,激燃青春,坚定意念。

      带着你给我的爱,怀着你给我的梦想,揣着你给我的傲骨,更好的我将奔向更高的理想,走向更远的远方。只为遇见,所以相逢。惟愿落英时节再逢君,我将以一身荣耀回赠母校——南昌大学,定不负君一番心意!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