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学生记者赖敏)10月24日晚,由南风窗杂志社和我校法学院主办的“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调查活动南昌大学校园报告会在法学楼报告厅举行,南昌大学大学生社会调查团队向现场师生报告他们的社会调查成果和经过。《南风窗》杂志社副总编辑李龙、我校校长助理李培生和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报告会。

据悉,“调研中国”项目是由《南风窗》杂志社2005年创办的公益活动,通过提供资金和专业培训,资助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和社会实践,11年来全国累计600余所高校、6000余支团队申报参加,已资助152支团队深入当下中国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吸引数万师生参加校园报告会。此次“调研中国”校园报告会是该活动第一次在我校举行,也是本年度《南风窗》杂志社的第一次校园报告会。
我校团队首次参加“调研中国”活动就取得不俗佳绩。今年6月,我校团队以《新常态下中西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研究——以江西省高安市为例》为主题的项目成功入闱2016年“调研中国”活动全国终选团队,10月挺进全国十二强,目前正角逐全国一等奖。
团结协作 组建完美团队
“我们不是完美的个人,但是我们组建起来就是一个完美的团队……”2016年“调研中国”南昌大学团队成员之一何维同学说。游海洪、陈福牛、黄蓉、何维、刘玉燕、刘紫怡六位同学来自法学院不同年级,来自江西不同地方,他们怀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开展了中西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研究。
六个人的团队完成这个“全覆盖式”的调研,这是摆在同学和指导老师面前的极大挑战。“仅仅凭借一腔热情是否能支持他们走完这条艰难的调研路,一年之前我是怀有很大疑虑的。”团队指导老师、法学院立法研究中心程迈副教授在报告会上坦言道。而他们完成了,并且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足迹踏遍高安市所有的乡镇,深入到乡村一线,了解真实的中国农村基层现状,最后形成了20多万字的第一手调研材料,拍摄剪辑了一个小时的纪录片。在这些调研材料的基础上,他们完成了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的书写、宣传,实地访谈……这些工作都是团队合作完成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负责的工作。”何维看着他的队友说道,“在实地调查的时候遇到困难之时是大家一起扛。”团队在乡村实地调研,发现乡村的封闭性很强,农民很难打开话匣子和外来人员交流。“我们经常遇到怀疑的目光,村民的警惕心理很高”何维说。而与基层领导交流时,队员们总是难以获得微观具体的信息,得到的大多是敷衍,或者言不由衷。访谈对象的不配合,给这支团队在追求完美结局的道路上设置了一定障碍。
实践年余 成就台上精彩
“从2015年5月团队组建,2016年10月形成研究分析结果,我们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游海洪同学站在演讲台上展示调研报告时缓缓说道。“一年多的时间”,一句话只是云淡风轻,只有经历者才懂得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调研选择的高安市毗邻省城南昌,其中有些乡村的工业化程度已经很高,有些新农业产业也比较发达,当然还有一些尚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高安市几乎囊括了当下中国农村发展的所有阶段,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指导老师程迈点评说,“但是农村调研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入场,如何挖掘到第一手真实材料。这种全覆盖式的调研方式,往往会消耗调研人员的精力和热情。”考虑到农村具体情况,团队采用的调查方法由调查问卷式改成了实地调查。团队采用乡政府介绍入场、“熟人”引荐入场、碰运气式寻访等方式对村镇干部、“乡村乡绅”、普通村民群体进行访谈调查。
“我们在调查中总结出村委会制度的几大现状:‘两委’关系紧张、权责失衡;乡镇政府干预自治,村委会职能行政化;基层民主机制失范,无法发挥应有作用;典型村成本过高,经验无法推广复制;村委会资金短缺,村干部无暇自治;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影响基层自治……”游海洪向大家展示团队调研成果。团队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就当下农村基层村委会治理制度提出了切中肯綮的解决方案,譬如:建立系统规范的村干部培训机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民主实施,具体明确党支部、村委会职责范围,为村干部待遇提供法律保障等等。
在专家及嘉宾点评环节中,《南风窗》杂志社高级记者张墨宁说:“当初六个同学提交的第一个版本调查报告只是表达他们对农村基层治理现状的现实很‘绝望’,并没有比较成熟的建议。但我不觉得他们‘幼稚’,因为我看到他们真切地感受观察到了基层治理的问题、症结与出路之所在。”在调研实践与专业理论结合以及阅读大量的文献之后,团队后来提出中西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的建议。“建议”这两个字看似云淡风轻,只有实践者才懂得其中的艰辛。
多方支持 梦想照亮舞台
“大学本科生之间的智力差距很小,决定学生间差别的是他们的眼界、毅力和怎样把自己的想法坚定地实施下去。”程迈老师如是说。六个人的团队有想法有执行力最终将这酝酿了一年多的“小想法”培养成了一颗耀眼的“明珠”。
除此之外,此次活动之所以这样能成功,还得益于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校团委今年暑假将此课题作为重点项目予以资助。从去年10月份开始,法学院副院长邓建中多次与调研团详细探讨课题的意义和所可能涉及的问题,并指点如何设计调研问卷。今年暑假,他和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明专程带领团队,到高安市进行实地调研。
来自宪法151班的焦军平同学这样说道:“每个大学生都有渴望展现自己的愿望,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舞台。‘调研中国’项目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学院和学校的支持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登上这个舞台添了一臂之力。”
灯光璀璨,“调研中国”校园报告会最后在观众提问与抽奖环节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