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社会,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事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而言是多方面的,青少年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无一不体现其中。为了让中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形成系统的法律意识,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创造法治的社会环境,南昌大学附属中学近年对于青少年法治教育常抓不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

在全校范围内树立法治教育意识。在教师中继续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学习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治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治教育。在学习过程中,附中还安排教师重点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建设法治教育三个阵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二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把法治教育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黑板报、大型橱窗等宣传阵地,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法治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教育阵地的建设。在校外相关部门聘请专业人士吴晓玲博士作为附属中学法制副校长;同时附中有计划的将组织能力强、知识扎实的教师逐步培训成法治观念强的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在提高他们的自身法律素质的同时,鼓励促进他们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教育活动。学校以学生的法治教育为主体,以专项法治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法治教育活动,学生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主要活动有:邀请专家举行法治教育专题讲座、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举办“少年犯现场说法”大型现场活动等。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普法平台。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法治教育宣传栏、放电视录像、开班会等对师生进行法治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广播设施的作用,利用读报课和国旗下讲话,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讲法制故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平时教学中起到表率作用,通过自身的师表形象,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在全校形成了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