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美丽家园】“粽”情体验,香溢南大
  • 作者:杨怡 摄影:杨怡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7-05-28字体:[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本网讯(学生记者杨怡)仲夏伊始,端午即至。“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端午节,唯有尝一口粽子,才能品味出沉淀千年的传统文化。

    “粽勤一夏”,后勤送暖

      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校后勤服务集团于天健园十食堂举办“粽勤一夏”包粽子活动。来自各个学院总共二百六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负责人之一段冰莹告诉记者,由于临近期末考试,即使家在江西的同学也有很多不能回家过节。为了给离家在外的同学们增添节日的气氛和温暖,同时缓解大家复习备考的紧张情绪,后勤服务大厅特地组织开展了这次活动。

      如今会包粽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一辈。许多家庭现在选择从超市或集市购买现成的粽子,这样不仅省事而且可挑选口味齐全的粽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家里没人会包粽子。很多同学就想趁此机会学一学包粽子,回去兴许还可以教给家里人。

    粽子好吃不易包

      粽子不仅叫法各异,口味多样,就连形状也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三角粽、四角粽、羊角粽等。要包出一个常规的四角粽,首先需要将两片粽叶卷成锥形,然后放入适量糯米,双手配合施压合上粽叶,使粽子定型,最后再紧紧缠上细绳。包粽子的步骤看似简单,但真正动起手来却一点儿也不容易。

      后勤服务集团提前为同学们联系好了十食堂的工作人员和物业中心的阿姨,包粽子现场,每桌都会有一到两个阿姨教大家包粽子。阿姨们刚把糯米和粽叶端来,大家就蜂拥围上,拿起粽叶,跟着阿姨,热火朝天地学了起来。大部分同学都是初学者,包起粽子来显得很笨拙。“阿姨,这里要怎么包?”“阿姨,我的米全漏出来了。”“阿姨,能不能再教我一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阿姨们不厌其烦,耐心地一一指导。

      这时候大家才真正领悟包粽子的确不容易。来自新闻系2015级的曾景荣说:“我觉得装完糯米合粽叶的时候特别难,要不就合不起来要不就损坏粽叶,勉强包起来了不但没有棱角还很容易漏米。”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于慧蓉认为缠线也很难,没办法像阿姨那样捆紧,最后她给自己的粽子绑的是蝴蝶结。

      在阿姨们的帮助下,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粽子被包了出来。经济管理学院王晶总结出包粽子的诀窍——从粽叶的选取到食材放入量的多少,再到包扎手法,每一步都很重要。只有细心加耐心,以及手指灵活,包出来的粽子才能美观又大气。

      旅游管理专业2016级刘思捷来自端午之乡汨罗,她在四角粽的基础上无师自通,包出了家乡的羊角粽。她高兴地说道:“以前在家里跟妈妈学怎么都学不会,今天按阿姨教的改了一下,就包出了羊角粽。”说着,她就教起了旁边的同学包羊角粽。

    “糯”字怎么写,留学生包粽子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留学生包粽子,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都在为同一件事着迷和努力,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在此时得以淋漓地展现。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潘大喜中文掌握得不错,他能与记者进行较为流畅的交流。在包粽子之前潘大喜告诉记者他曾经吃过中国的粽子,对于包好粽子他也有信心。结果,包起粽子来信心满满的潘大喜却被难倒了,他笑着说:“太难了,包粽子太难了。”看到自己的同学包出了粽子,他也过去和她们拎起粽子,高兴地自拍起来。

      刘文财同样来自印尼,他的中文虽然不及潘大喜流利,但他好学认真,心灵手巧,包出的小粽子连连被阿姨夸赞:“学得真好!包得好漂亮!”刘文财问中国学生包粽子用的是什么米,他得知是糯米后问:“糯字怎么写?是一个‘农民’的‘农’,再加一个三点水吗?”中国学生友好地向他解释。谈到端午文化,刘文财说:“我记得,好像是有一个人,跳下去了……嗯,他跳下去了。”中国学生笑问:“你是说屈原吗?”“对对,就是屈原,他好像是春秋时期的人。”刘思捷告诉他:“哈哈屈原是鲁国人,战国时期的,我家就在你说的他跳下去的那儿。”

      国际交流学院辅导员陈若昕说:“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的许多国家也有端午节。印尼也会过端午,所以印尼的学生包粽子有些有基础,容易上手。非洲的学生就不太会,但他们对包粽子十分感兴趣。”陈若昕提到,带领留学生们来参加包粽子活动,可以让他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同时加强他们新老生之间的交流,也能让他们多和中国学生们接触了解。

    贴心阿姨,可亲可爱

      为了准备这次活动,阿姨们提前三天自愿空出午休时间来包粽子。由于茶叶蛋不能隔夜,所以阿姨们又在活动当天早上煮了茶叶蛋。500个粽子,600个茶叶蛋,为了能让同学们在包粽子同时也品尝到端午美味,阿姨们不嫌累。“今天的阿姨好可爱。一开始就有个路过我们桌的阿姨大声说:‘包教会啊!’。教我们的那个阿姨好认真。我够不到米的时候她比我还急,紧张地帮我把盆子拖过来。看到我跟同伴聊天,阿姨急忙让我赶紧看着怎么包,非得让我学会不可,太认真了!”曾景荣感叹道。

      浸泡过的粽叶依旧锋利容易扎手,阿姨们的手却是苍老而粗糙的,上面布满了时间的沟壑,让她们包起粽子来仍能娴熟利索。在帮同学们缠线时,剪刀不够用,有的阿姨拿出了自己破旧的小刀割线,还有的阿姨直接用钥匙圈上的指甲刀帮着急等着扎线的同学剪断。有一桌的一个阿姨不太会讲普通话,在教大家包粽子时她用动作演示,另一个阿姨还会帮她翻译方言。

      教大家包粽子的阿姨们,扮演着如老师和亲人一样的角色,正是这些“可爱”的阿姨,给大家增添了家的温馨和过节的气氛。

      活动结束后,食堂工作人员帮大家收集起包好的粽子,等第二天煮熟后再让大家去领取。在粽叶的清香中,大家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一晚。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