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致函感谢我校
  • 作者:余万霰 摄影:余万霰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4-06-25字体:[
  •      

    本网讯(通讯员 余万霰)自2007年以来,我校连续七年承担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医疗保健任务,派出了余万霰、卢铭巍、陈绍平、朱亲耀、谢庆斌、柴建胜、方铭、矢庆明、王琦、万文犁、胡建新等一批技术精湛的医生奔赴极地,保持了中国南极考察30年现场“零”死亡世界记录,成功防控7年无一人在南极突发重大疾病,并独创了南极医疗保健业务技术规程,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工作,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近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给我校发来感谢函,感谢函全文如下:

    致南昌大学胜利完成第24-30次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医疗与健康保障任务的感谢函

    南昌大学:

    2007年第24次中国南极考察起,贵校完成7年次(2430次)的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医疗保健任务,先后有13人赴南极工作,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特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南极自然环境恶劣,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国家几乎都发生过队员现场死亡事件,唯有中国保持了南极现场“零”死亡的世界记录,医疗与健康保障工作显然起到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贵校派遣的医疗工作者在承担中国南极考察医保任务期间,科学的设计了以预防为主的南极医疗与健康保障计划,成功的防控了中国南极考察队队员无一人在南极突发重大疾病,并多次以精湛的技术成功救治受伤队员,成功的完成了我国在现场的第一例腹部外科手术,这些都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成绩。

    实践证明,贵校所设计与实施的中国南极考察医疗与健康保障计划是成功的,派出的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技术精湛的队伍,特别是余万霰教授作为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在医疗保健计划设计,医生派遣、组织实施及技术创新等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这支队伍工作成绩得到了国家有关领导和考察队员的高度评价,值得表彰。此外,贵校专家帮助我中心完成了“南极考察队员营养和食品补给标准”研究与编制工作,还为中国南极考察队员进行了“应对南极极昼极夜的生物钟保健技术”等系列科研工作,创新了我国独有的一套南极医疗与健康保健技术,使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健康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极地考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历来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期待南昌大学能以成功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继续承担中国南极考察医疗与健康保障任务,为建设海洋强国,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新的贡献!

    特予感谢!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2014年5月28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