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6日,《信息日报》刊登了《为大学生科技创业助跑》的报道,全文如下:
近日,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成为全国首批11家“基地”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惟一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9月5日,记者走进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探寻他们热情服务大学生科技创业与就业的奥秘。
“商务套餐”办公室,大学生创业的“温暖之家”
在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主园区办公楼二层,一间间用板材隔开、只有8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格外别致。这里的每个房间,就是一个小公司。
而每一个小公司,又承载着许多大学生创业的梦想。江西百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春长如今意气风发:虽然毕业才5年,可他带领公司创新团队研发的“成人教育管理系统”软件,已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公司也随即搬至6层200平方米的大办公室。得知记者来访,徐春长特地把我们带回到曾经的“小格子”,感慨地说:“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
5年前,徐春长从南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就走上了创业之路。创业之时,恰好科技园针对大学生创业初期资金短缺、缺乏管理经验等特点,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了这种特有的办公模式――“商务套餐”办公室。
“商务套餐”办公室由于面积小,租金也就便宜,每月才370―390元不等,但科技园通过提供配套服务使它达到办公的高效率。配套服务分为公共服务和选择服务。公共服务是所有入驻的企业都共同享受的,有前台与接待、文印与传真、网络维护与管理、保洁保安、共用商务洽谈室等。选择服务则是由大学生根据自身企业的需求自主选择,如中介、人才培训、项目申报、财税代理、翻译等服务。
徐春长的公司,感受到了“商务套餐”办公室为他们创业成长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最近,他们新研发的项目――电子政务系统一体化管理平台软件,经过科技园的帮助,又获得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立项支持。
目前,这里入驻大学生创办的企业26家,企业类型涵盖网络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环境保护、机电、食品等10多种行业。省长吴新雄在考察“商务套餐”办公室后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一大创举。科技部高新司、教育部科技司的领导参观后,对此大加赞赏,认为“商务套餐”办公室是大学生创业的“温暖之家”,在全�孵化器中,尤其在大学科技园中带了好头,起到了示范作用。
创业就业培训,模拟环境提供演练机会
事实上,科技园在服务大学生科技创业的实践中,也不是一帆风顺,也曾遭遇过挫折。
2001年建园后,科技园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服务大学生创业促就业工作。2004年,园内首家大学生创业企业――硕维软件公司成立。为把它树立成大学生创业的典范,科技园还为它举行了隆重的进驻仪式。
硕维软件由20余名硕士生组成。成立之初,南昌大学和科技园倾力扶持,在资金、项目方面给予了多方面的资助。可随着主管部门的逐渐放手,硕维软件在自己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缺乏管理和市场开拓经验的弊病开始显现出来。2006年,无力支撑的硕维软件宣布倒闭。
短短两年,从充满激情的进驻到静悄悄地离去,硕维的倒下,深深触动了科技园管理层的心。科技园主任涂宗财说,认真总结失败教训后,他们认为大学生初次创业,社会经验、市场意识不足,培养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职业素质迫在眉睫。
科技园把目光锁定在提升大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能力上,联合学校继续教育学院,组建了南昌大学创业与就业培训学院,并争取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支持,批准成立了江西省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服务中心,面向大学生开展创业与就业指导、培训和见习活动。比如,引进国际培训模式,开展大学生创业(SIYB)培训。SIYB创业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援助的、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全免费培训项目。拿到培训合格证的大学生,还可以获得南昌市市长颁发的“创业一卡通”,学生凭卡创办企业,可享受南昌市小额免息贷款、免**费用、减免工商管理费等多项优�政策支持。
又如,科技园尤为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意识。他们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拿出600平方米面积的场地,建立起每个货架3平方米左右、10元钱月租的“大学生创业见习超市”,由学生按照各自的爱好和资金能力,租用货架,自主进货,自主经营。能够实实在在当一回“小老板”,大家都非常感兴趣,跃跃欲试,200个货架随即被租用一空,经销的商品有文具、化妆品、图书、食品、礼品、饰品等。“真枪实弹”的经营,使大学生体会到了创业的艰辛,也积累了市场营销经验。
模拟公司,大学生创业的助推器
大学生创业有热情、有思路,可资金短缺、抗风险能力差。2006年,在“商务套餐”办公室的基础上,科技园不断创新,针对有项目、想创业,但没有能力独立组建公司的大学生的创业需求,创办了模拟公司。
所谓模拟公司,就是引进工程项目经理的运作模式,以科技园的资质、品牌、技术支持、服务设施和市场运作等资源为依托,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法人代理以及公司运作的各种支持和服务。它的组建和运行,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转化科研成果搭建了平台。目前,园区已有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先锋软件职业学院等1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大学生通过模拟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在园区创业与就业。
此后,一些大学生自主研发的科技项目,在模拟公司的支持和帮助下,申请到了国家和省市创新基金资助,或者找到了合作伙伴,并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南昌工程学院刘勇军和4名同学,带着创业梦想和研发的项目,在一无资金,二无市场资源,三无运作经验的情况下,加盟科技园模拟公司。在模拟公司的支持和服务下成长壮大,并创办了江西金格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市场打拼,企业两次获国家创新资金项目资助,成为园区大学生创业的标杆性企业,不仅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年上交利税170多万元,而且是具有强大的Web中间件自主研发服务能力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微软VSIP合作伙伴。刘勇军本人也被授予“江西省第二届十大IT青年”。
几度春秋硕果丰,独树一帜领风骚。在南昌大学科技园这方创业实践培育的沃土上,大学生们创业和就业的信心得到增强,创业与就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在南昌大学2007年毕业的学生中,有8000多人参加了科技园组织开展的科技创业和就业实践活动,在一年之内创办了企业的有120多人,有200多人在科技园企业中找到了工作,600多人在全省工业园的企业中就业,在全国各地创业和就业的多达2000多人,为促进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