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南都市报整版:我省心血管内科权威专家、昌大二附院院长程晓曙莅临本报主持首场名医讲座实录
  • 作者:吴先华、罗素静 摄影:吴先华、罗素静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2-02-14字体:[
  •      
    防治高血压 名医来支招
     
    江南都市报整版:我省心血管内科权威专家、昌大二附院院长程晓曙莅临本报主持首场名医讲座实录
     
      
    文/记者吴先华、罗素静   图/肖渤
       
         高血压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防治高血压?
     
      2月12日上午,我省心血管内科权威专家、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程晓曙教授莅临本报,为近400名读者详细讲解有关高血压防治方面的知识,整场讲座内容生动,通俗易懂,精彩纷呈,本报记者记录下“江南名医团”首场名医公益讲座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控制高血压先要了解它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疾病,100年前发明袖带血压计后,才对高血压的生理病理有了认识。程晓曙教授认为,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要控制高血压,就要了解它,重视它。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叫血压,它分为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收缩压和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舒张压,当血压≥140/90毫米汞柱时就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病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进行治疗,多数高血压悄然起病,直到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才被发现和重视。医学研究认为,高血压的产生和遗传、精神紧张压力大、吸烟、肥胖、缺少运动、食盐摄入过多、酗酒等因素有关。大多数人患高血压后没有明显症状,不过有的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耳鸣、手指麻木、颈背部肌肉酸痛和紧张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高血压现象,即短期内血压骤增,并出现头痛、烦躁、心慌、出汗、恶心和呕吐现象。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是以症状的严重程度为标准,而是以血压的高低和病程的长短及有无并发症为标准。
         
      高血压流行有什么规律呢?程晓曙教授说,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大量饮酒者比不饮酒或少量饮酒者高,经济文化发达区患病率高。此外,高血压与肥胖程度及精神压力正相关,与体力活动负相关,而且和遗传明显相关。在我国,高血压人群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据卫生部相关调查材料数据,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十大死因中的两种疾病(脑血管和心脏病)都与高血压相关的,而且这两种疾病都排在十大死因前列,难怪高血压被医学界称为患者生命的“隐形杀手”。
       
    防治高血压纠正错误观点
         
      患了高血压并不可怕,高血压可以医治,其产生的并发症也可以预防。
         
      程晓曙教授认为,有效控制高血压第一步是要了解自己目前有无其它并发症,了解自己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一般病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小于140/90毫米汞柱,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病人血压应该控制在小于130/80毫米汞柱。高血压防治现状的特点是患病率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患者不规律服药,不难受不吃药,不爱用药,有的患者按图索骥或道听途说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手表等代替服药,没有症状不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不按医嘱服药,按广告服药等等观点都是错误的。
         
      有效控制高血压第二步是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和心理平衡,而过量饮酒、摄入高钠盐太多、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均是心脑血管病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是脑卒中独立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冠心病危险率增加2倍,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率增加1倍,癌症死亡危险增加45%。程晓曙教授说,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戒烟、减重、减少过多酒精摄入、适当运动、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减少食物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及脂肪总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适当运动。
       
      有效控制高血压第三步是坚持服用降压药,常用一线降压药分为利尿药、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钙拮抗剂(CCB)。选用降压药的原则是降压效果好,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24小时平稳降压,避免一天中血压忽高忽低,安全性好,长期服用无肝肾毒性,无药物相互作用,便于联合用药,有效保护脏器,减少了并发症。降压药要长期坚持服用,血压降至正常后,继续服用降压药不会使血压降至更低,使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是由于药力在控制血压,并非高血压症状本身已经得到控制,中断用药血压会再次上升,甚至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长期坚持用药使高血压患者终身获益,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与其能够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危险并发症并保护生命相比,意义要大得多。
     
    [相关知识]
    高血压患者应了解的数字
      高血压的标准,可使血压升高的情况有用力(升50-100mmHg)、精神紧张(20-80mmHg)、用力排便(收缩压升30-70mmHg,舒张压升10-30mmHg)、突然受寒较久(收缩压升20-40mmHg)、性生活(收缩压升30-60mmHg,舒张压升10- 20mmHg)。一天当中最高血压上午9-11 下午3-5,夜间血压晚8时开始降,凌晨2-3时最低,服降压药最佳时间早6-7时;每日摄盐<6g。
     
    [现场花絮]
    孝子替父母做笔记
       
      在当日名医公益讲座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一名年轻的小伙子,一边认真听讲座,一边用手不停在笔记本上记录。记者上前一看,这名读者已经写了满满两张纸了。记者了解到,小伙子姓万。万先生说:“我父母都患有高血压,看到江南都市报上有这么一个讲座,本来父母都想来听讲座的,可是这两天身体不好,都来不了了,所以我就专程带了一本笔记本听讲座,将程院长的讲话和一些相关知识,全部记录到笔记本里面,回去后,我就当老师,给我父母讲解这些高血压知识了。”万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他每次陪伴老人家去医院,医生虽然也会说一些高血压方面的知识,但是从来不会这样从头到底地讲,更没有水平这么系统地讲解,这次讲座举报得非常好,他听了讲座后,感觉对自己也非常有用,回家后他就将这些知识告诉父母,让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开始注意,不仅要坚持服药,更要控制好自己的生活和饮食。
     
    听名医专家讲座才真正受益
     
        采访完万先生这位孝子后,记者又发现在讲座现场,另一位年轻男子陪伴着一名上了年纪的女子,上前一询问才知道,小伙子姓陈。陈先生是陪伴患有高血压的母亲来讲座现场听讲,母亲认真听讲座时,他就给母亲充当起秘书,帮母亲记座消息后,于是亲自带母亲来,因为我觉得这才是正规的讲座,听了这种名医专家的讲座才真正受益。”陈先生说,他母亲患有高血压多年,经常会头痛,他看着也觉得难受,为了能够让母亲根治此病,家中也不知道去过多少次医院,但都没有找到很对路的专家,这次听了“江南名医团”的名医讲座后,真是收获不小。录一下重要的知识点。“第一次来听这种讲座,以前我妈妈也去过一些商业性所谓健康知识讲座,结果都是一些骗老人钱的讲座,为此母亲还花了不少冤枉钱,这次我看到报纸上刊登讲
     
    [程晓曙教授讲座精彩语录]
     
    1、降压手表对高血压没有作用,如果有用的话,患者还来找我干吗?
    2、我有一个朋友,以前测量血压时高达200多,他还说没有感觉,现在那个朋友已经不在了
    3、不要相信什么降压鞋降压帽,要接受正规治疗。
    4、吃降血压的药血压不会越吃越低,吃药要坚持。
    5、现在不少人喜欢看广告吃药,或者听人家的建议吃药,人家是谁呀,吃药听医生的
    6、很多人说只有老年人才患高血压,错!年轻人一样会患高血压
    7、很多人传言鹅肝没有脂肪,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吃,错了!鹅肝就是脂肪肝
     
    [读者问答]
     
         读者吴珍秀:我是一名76岁的老人,每月测一次血压,通常在80―120之间,但是有时会突然偏高到140,平时饮食都控制着,每天也坚持服药,一小片,有时血压偏高时就早晚一片,想询问一下,这种情况是否可以停药,是否需要更换其它药物?
         答:如果血压是这种情况,说明控制良好,就不需要加药。
     
         读者顾先生:我想咨询一下量血压一般在什么时间段测量最好,而且吃药一般要吃什么药物比较好?
         答:正常人的血压一般来说有两个高峰期,即上午9~11时及下午15~17时,而在晚上则血压逐渐降低,凌晨2点左右最低。在这两个时间段测血压,就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中的血压最高点。不过,也有些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不同,总是在晚上的时候血压较高,对于初治高血压病人,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发现血压的昼夜规律,便于选择用药时机。
     
      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根据不同的人群特点选择不同的药物,由于不知道顾先生血压的水平到底是多少,有没有其他靶器官损害,所以仅从目前的资料很难给出较好的服药建议,如果血压不是太高可以先服用如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否则请到医院就诊。
     
        读者聂女士:因为家里买了自动电子测压器,每天早上7-8点钟测量高血压,可是第一次测的时候会比较高,有时候达到150mmHg, 而第二次第三次测量时会比较低控制在135左右,但是两者之间的间隔时间只有四五分钟,想咨询下这是原因造成的?
      答:这是正常情况,人的血压本身会有波动。建议在测量血压前先休息5-10分钟,并且可以取两次测量血压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读者刘先生:请问一下晚上上晚班通宵与高血压有关系吗?或者说是什么影响?
    答:会有影响,正常人群生物钟的调节是血压在上午9~11时及下午15~17时左右形成高峰,而在晚上则血压逐渐降低,凌晨2点左右最低,称为杓型血压。经常熬夜导致晚上血压水平升高,使得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升高,容易导致高血压形成。
     
        读者某女士:53岁,女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除服降压药外还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吗?
        答:血压长期得到控制后左心室肥厚会得到改善,请不用太担心。建议进行血糖血脂的检查,另外该女士血压得到控制后如果没有胃溃疡等疾病,应该加用阿司匹林。
     
        读者宋先生:我家里没有高血史,我平时饮食业很清淡,偏咸或偏甜的食品都不喜欢吃,可是去年九月份发现高血压,145/100没有吃药自然恢复正常,11月中旬又发,也没吃药,自然恢复,现在又高了165/100到现在还没有吃过药,我想不通,我为什么患有高血压?
         答: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与遗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等有关。该朋友家里没有高血压,并一定其家族中没有暗含易患高血压的基因,也许是由于父辈们那时受生活条件等限制没有表现出来,现在生活好了,活动少了,抽烟喝酒,精神紧张,压力增大,高血压就逐渐表现出来了,这没什么想不通的,所以说高血压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
     
        读者余女士:67岁,我服用高血压药“安内真”二个多月,年前出现眼肿,疲劳现象,现在舒张压60一下,收缩压140mm/,因压差大,不问这样该怎么治疗好?
    答:您的脉压差增大是与动脉硬化有关,提示您可能存在动脉硬化,建议到医院进行动脉硬化早期检测或血管彩超检查。目前的血压控制算是刚好达标,建议检查血糖血脂水平,并可先加用阿司匹林治疗。
        读者刘先生:76岁,脑溢血,高血压,吃了钙苏,是否要换药,现在又头昏,现象,偶尔出现反胃?问题,是否需要换药?
        答:首先建议患者明确头晕时血压的水平,此时血压可能高也可能低,治疗起来方法截然不同。不过可以先进行一个颈动脉彩超检查。
     
         读者文先生:62岁,男,问题,测量时最低是60,最高是150左右,但是会头昏,头痛,怎么办?
         答:舒张压偏低,可以暂不用药,先做一些动脉硬化等相关方面的检查,同时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低盐,减重,适当运动。
     
          读者余海龙:问题:从过年以来因为高血压一直住院,体温一直是35.5度,一直升不上去,而且还头晕,这要不要紧?而且是患有家族型的高血压,用药效果不稳定,早上偏高怎么办?
          答: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在36摄氏度以上,这位朋友长期35.5度,说明是低体温,建议检查甲状腺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另外是否受过脑外伤或有脑中风病史。早上服药前血压偏高,有一种叫晨峰现象,往往提示晚上血压未得到很好控制,建议先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了解血压波动的特点后给予相应降压药物的调整。
     
          读者张女士:55岁女性:我经常饮酒,但屡次测血压为90/50,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答:不少正常的女性血压就可以是90/50mmHg左右,当然饮酒之后短时间内血压因为血管扩张会有所下降,但往往第二天血压会升高,所以高血压的朋友不应该服用烈性酒,特别不能酗酒。
     
          读者刘先生:65岁,我长年饮酒,当食用盐也多,血压长期偏低,不知道什么原因?
          答:饮酒之后短时间内血压因为血管扩张会有所下降,但往往第二天血压会有所升高。有部分人群血压较别人要低,只要没有低血压所导致的头昏等症状,可以暂不治疗。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