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人民日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创新能力
  • 作者: 摄影: 单位:第一附属医院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6-29字体:[
  •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南昌大学作为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为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自2012年起,经过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入手,逐步建设并依托五大国家级教学平台群,强化医教结合和临床实践教学,开展了医学生临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探索。

    十年来,南昌大学从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对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进行全面整合,建设五大国家级实践教学平台,并创新联动机制,构建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全过程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年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生临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该模式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主要包含四点:一是引导学生自主深度学习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不足。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未建立,难以适应卓越人才培养要求。三是实践教学平台群缺乏联结与互动,综合效能未发挥,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连贯性、系统性培养。四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学生医者精神培育不足。

    本成果产生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推广运用价值。“医学生临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已然形成,全面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动力、重构了教学组织新形式、系统性培育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医学精神。每年培养本科生1700余人,成果得到广泛的应用:

    实践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学生志愿者500人,年均志愿服务超6万小时,实验室、技能室自主预约3000人次,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数逐年增加。

    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5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恩华杯”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奖133人次。获全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竞赛华东赛区及国家级奖项1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2016年、2020年)、一等奖1项(2018年);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国家级奖项20余项,其中主赛道金奖4项、国际赛道金奖5项,本科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研发的项目“欧姆威克,胃你守护——开启幽门螺杆菌免疫新时代”以及“荧光微视——引领食品安全快检技术新变革”进入全国三强排位赛,并获“最具商业价值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

    2017-2020年,该校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总平均通过率79.76%,高于全国12.13%,其中实践技能平均通过率94.07%,高于全国3.35%(数据来源:国家医学考试中心)。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及获批专利逐年上升,其中2019级学生韦芊获《柳叶刀》(The Lancet)威克利.伍连德奖。2017级学生邹雨婷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全国前十)。2018级学生何斐评为江西省首届“十佳实践之星”。

    实践育人的同时,该校还开展了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2项。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全国首届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质量排名20位,临床医学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成果推广应用价值高。通过联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每年承担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生等各层次学生学员6000余人教学,课程资源共享在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智慧树、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项目全面系统整体实施改革举措,在临床医学本科生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起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学校医学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原文链接: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759213/6629951

    编    辑:段宛辰

    责任编辑:许  航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