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两会声音】【新华社客户端】两会现场速递|未来技工:要手巧,更要有创意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3-08字体:[
  •   

    “最近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未来产业工人会被机器人替代吗?”6日下午,江西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铃汽车模具钳工首席技师刘辉说起自己的困惑。

    48075d5fb39943e3bf32e71065d95c34.jpg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江铃汽车模具钳工首席技师刘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发言。

    “过去,我们讲究的是手感,拼的是‘绝活’。有些朋友可能看过视频,我用高速钻头在鸡蛋上钻孔,蛋膜不破。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大约0.07毫米,不用仪器,凭手指触摸就能测出0.01毫米的细微变化。”刘辉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

    他18岁入行当模具钳工,38年来经历了模具设计从纯手工绘图到电脑设计,模具制造从纯手工生产到全自动生产线的转型。

    “时代发展太快了,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我们江铃富山生产车间,生产线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4种车型的切换生产,430多台机器人24小时忙碌,自动化率达98%。和机器比效率,我们肯定比不过,过去那种拼手感的方式行不通了。”刘辉说。

    他谈到,如今的能工巧匠不仅手上有绝活,还要学会创新,具备运用跨学科知识的能力,懂AI绘图、数据分析和编程,还要会指挥机器人、修理自动化设备。

    刘辉说,近年来我们成立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注入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元素,工作室已培养出一批掌握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前沿技术的技能人才。

    ef26e025812a41f581f8f60d374ee86a.jpg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

    “人工智能时代,工厂的系统越来越复杂,工具越来越先进,技工要学习大量新知识。”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元宇宙研究院院长闵卫东说,工匠的能力要跟所处时代的生产工具、生产力相匹配,现在要用人工智能等工具。

    在江西萍乡萍钢安源钢铁有限公司生产一线干了30多年的温菲代表说,工匠精神的核心是敬业和创新,工匠要不断学习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更多独门绝活。

    审议结束,刘辉走出会场时,有代表主动走过来,对他说“你谈的问题重要,讲得好”,也有人追问他:“DeepSeek是怎么回答的?”

    刘辉说,它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政策等角度作了分析,认为未来机器会部分地替代工人。比如说,重复性高、危险性大的工作容易被替代;需要创造力、灵活性的岗位则很难被取代。“未来更多是人机协作,机器人干体力劳动,人类负责监督和优化创意。未来技工要手巧,更要有创意。”

    原文链接:

    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437972?d=134fec3&channel=weixin

    编    辑:李玉琳

    责任编辑:程慧萍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