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0日,《江西日报》于C2版刊登了《二附属小金医疗队拯救小金高龄产妇母子》的报道,全文如下:
“谢谢江西的大夫们,你们是我全家的恩人!”11月9日,在四川省小金县人民医院,一名羌族汉子拉着江西第五批医疗队队长、昌大二附院口腔科副主任钟庐云的手连声说。日前,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主的江西省援助小金医疗队的帮助下,这名羌族同胞43岁患妊高症的妻子顺利产下一名男婴。
“这是我们江西医疗队几个月来最为惊心动魄,也是最成功圆满的一个经历。”江西援助小金医疗队队员、昌大二附院心内科医生邬涛在电话中告诉记者。
10月10日21时左右,忙碌了一天的邬涛正在宿舍休息,突然,小金县人民医院值班室打来电话说,一名患有妊高症的43岁高龄产妇血压达210/120mmHg,产妇和婴儿两人都非常危险,希望邬涛能前去为患者降压。刻不容缓,邬涛火速赶到医院门诊部看到,那名怀孕34周的产妇正在不停地抽搐,情况非常危急。
小金县人民医院门诊部的医护人员见产妇的症状着实可怕,而医院的医疗条件有限,涉及到两条生命,正在劝说这名产妇的家人,把产妇转移到条件更好的医院救治。
但孕妇的家人却不干了,因为听说刚刚赶来的是江西的医生,立即看到了希望,说什么也不肯转院,恳请邬涛和医疗队能救救产妇和肚子里的孩子。
面对羌族同胞的信任,邬涛非常感动,一边采取措施,着手为产妇降血压,一边和医疗队队长钟庐云等人取得联系,请他们来门诊部参加会诊救人。
专家们来到医院一了解情况,也感觉非常棘手。队长钟庐云说,“这名产妇已经43岁了,体重超过100公斤,患有妊高症不说,还有糖尿病。不要说顺利生孩子,就是孕妇本身的症状,在我们南昌的三级医院里也不那么容易治疗”。
产妇的丈夫是个憨厚的羌族汉子,看到大夫们紧缩眉头,絮絮叨叨地讲述了他和妻子的遭遇。原来,这已经是产妇第三次怀孕,第一胎因为妊高症流产,第二胎生下的是一对龙凤胎,就在全家人等待新生命为家庭带来新活力的时候,同样因为妊高症早产生下来而早早夭折。经历这些挫折,这对夫妻一度放弃生育的念头,第三次的意外怀孕,再次让他们对生育子女充满期待。他们提心吊胆了度过了34周,从10月9日开始,产妇的妊高症反应变得非常强烈,血压猛升,四肢抽搐,非常痛苦。
在江西援助医生的紧急治疗之下,半个小时之后,产妇的血压开始慢慢平稳。这时,江西医疗队的龚逞豪和丁香平等大夫也风风火火地赶到,他们详细了解了产妇的病情后提出,必须立即为产妇实施剖宫产手术,否则孕妇和孩子都有可能难保。经过产妇的丈夫同意,江西的大夫们将产妇推进了手术室。
一个小时后,婴儿的哭声从产房传出,得知产妇血压平稳没有生命危险时,那名期待当爸爸,期盼了近二十年的羌族汉子的眼泪夺眶而出,抱着医院的靠椅失声痛哭……而这时,已经是北京时间深夜23时40分。
由于婴儿早产,身体非常虚弱,生命体征不稳定,江西的大夫们把孩子安排在保温箱,经过连续多天的特别照料,孩子发育良好,产妇生产后血压没有出现反复。
11月9日,经过江西医疗队专家们的联合会诊,确认产妇和婴儿具备出院条件。当日上午,在小金县人民医院住院部门口,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