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科技日报】南昌大学仿生人工消化装置:一块饼的肠胃“慢直播”
  • 作者:魏依晨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10-10字体:[
  •   

    10月9日,在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内,一座极具未来感的科学装置正在运转,8个透明的器皿上插满了管子,液体和固体在各类器具间运动,透明器皿内的物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这就是由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科学装置——人体胃肠道全自动AI仿生系统。”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婕伦笑着说。

    胡婕伦介绍,“健康中国2030”已成为国家战略,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对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意义重大。食物在人体内发挥的营养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经人体消化酵解的过程及其产物是什么。由于人体体内研究的道德伦理限制,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酵解成为了食物营养功能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

    “基于这些关键技术,首次实现了口腔-胃部-小肠-大肠的全过程模拟,可对动物或临床试验结果进行系统验证,并可实现随时取样和检测。比如吃下去一块饼干,2小时、3小时,乃至1—2天后变它变成了什么,都能提供完整的数据链,为健康产品开发提供依据。”胡婕伦说。

    在实验室内,胡婕伦和团队的几位成员边走边为记者介绍其装置原理。

    9f6db64af31046518b4849335b66d274.png

    在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该装置是将人体胃肠道消化酵解原理、全方位模拟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建立了胃肠道消化酵解吸收的核心模拟技术;构建了胃肠道任意部位的模拟、取样、监测、预警的AI智能系统,结合集控装置实现了全自动仿真模拟消化酵解吸收过程,突破了智能化控制技术瓶颈。

    胡婕伦带记者来到成品展示区,递给记者几盒刚刚研发出来的新品,有赤小豆茯苓、杏仁百合饼干以及多种食疗食品配比的米糊。

    fdf089c3c56b499bb40c03dcb88720a3.png

    “基于该装置,我们建立了不同食物营养组分胃肠道消化代谢评价技术体系,发掘了不同食物营养组分胃肠道消化代谢方式,实现了系列产品最优配方的构建。”胡婕伦说,通过全面解析研发的配方食品、食疗食品在胃肠道消化酵解吸收过程中的变化、其产生的代谢产物及其相关效应,成功助力开发出不同配方食品、食疗食品,展示柜的一系列产品就是成果转化的新品。

    93a30c28572b4c5187418293bad55b40.png

    “依托这个装置,可以获得不同食物营养组分胃肠道消化代谢精准数据,并针对不同人群开发食疗产品。”胡婕伦说,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谢明勇与南昌大学副校长聂少平的带领下,与江中食疗、无限极、一米八食品、汇仁药业等省内外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富含多糖健康产品、益生菌发酵果蔬产品等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显著。

    审核:许航、涂金凤、朱文芳、徐翰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