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西工人报】科技助力 野果变“金果”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4-10-25字体:[
  •   

    275cd79940a949c9af503e89b9293d36.jpg

    在崇义县扬眉镇扬眉寺村葫芦洞山林里,一棵棵南酸枣树摇曳生姿,金黄的果实圆润饱满,挂满枝头,地上还散落了不少。 村民饶星明用镰刀按开茅草,俯身拾起果实放进箩筐,笔者随即拿起一颗品尝一番,酸得咧开嘴:“又酸又涩。“跟在身后的江西省南酸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继延笑了起来:“这果子人吃一颗就要酸掉牙,但却是黄魔、山羊等动物心中的‘美味佳肴”。”

    如今,这果实在南昌大学的科技助力下,已成了当地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致富果。“酸枣糕、酸枣粒就是用南酸枣做成的。”刘继延介绍,“小小的果实,现在已经成了我们这里一个年产值超5亿元、带动2000户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南昌大学食品学院副浣长陈军介绍,此前,南酸枣产品的研发面临着一些困难。“南酸果实营养、质构、风味物质不明,高端产品开发受限。不仅如此,麥糕加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加工副产物存在浪费和污染等同题制约了南酸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陈军说。

    南昌大学“梅园之家“团队潜心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攻克了南酸枣味酸涩、口感祖、营养保持难等技术瓶颈,发明了多级变温干燥褐变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了4款发明专利产品。

    “南酸枣手工处理难度大,酸性强易腐蚀,我们团队研发了一批用于南酸枣加工各环节的加工设备。“陈军介绍道,包括南酸枣剥皮机、南酸枣核肉分离制浆机、南酸枣糕自动刮浆置盘机、分料机、托盘自动刷油机、切条机、包糯米纸机等设备,实现南酸糕加工从原料清洗、漂烫、剥皮、熬 、混料、刮浆、干燥、切条到产品包装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走进江西齐云山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空气中弥漫着酸甜的气味,智能化的机器设备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素地忙碌着。南酸枣在这里经历了严格的筛选、消洗、煮果、剥皮、去核、取肉等工序后,通过多级变温干燥工艺烘干成型,再经过切割和包装,成为酸甜可口的南酸枣糕。

    “ 希望南昌大学食品学院研发出更多优质南酸枣产品,走进干家万户,为农产品的提质增效,作出南昌大学食品人的贡献。”陈军说。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LU94fFW6EezahqFKe0MAig


    编    辑:李玉琳

    责任编辑:程慧萍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