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江南都市报】痛别!巨星陨落!曾任南昌大学校长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2-04-21字体:[
  •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潘际銮同志1927年出生于江西瑞昌,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系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于1992年至2002年受聘担任南昌大学校长。

    f1d9b3039b4c4c0faca316c988e2287c.jpg

    1956年4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潘际銮同志长期从事焊接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创新性成果,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创造了多项“第一”,推动了先进焊接技术装备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引领和带动了国际焊接工程科学发展。

    潘际銮同志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焊接学会最高荣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曾被授予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两次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从不起眼的“焊工”做起

    一个人可以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

    他突破普通人对焊接的想象

    勇于攀登 攻克难关

    他的科研成果

    经济价值早已高达千亿

    为国家许多重大工程

    解决了焊接领域的难题

    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焊接泰斗”

    我国焊接专业的创建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

    “国家需要,我必须得去

    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

    六十多载岁月里

    潘际銮将自己的事业与国家需要

    紧密相连

    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

    合作制造出我国第一根

    6MW燃汽轮机压气机焊接转子

    在国内外首创

    爬行式全位置弧焊机器人

    担任中国第一座

    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型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的工程顾问

    为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

    在北京奥运会前顺利开通作出贡献

    ……

    淡泊名利,只求贡献

    许多“国之重器”的背后

    都有他的付出与奉献

    潘际銮从小聪明伶俐

    抗日战争爆发后

    一家人颠沛流离

    但潘际銮仍然克服重重困难

    几乎自学了

    大部分小学和中学的知识

    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昆明中山中学

    99f25fb696794b208e2b561845a6f960.jpg

    ▲潘际銮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注册片

    1944年

    潘际銮进入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

    并在联大三校复员北返后

    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

    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助教

    后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师从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

    从此投身焊接科学与教育事业

    一生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几年前

    潘际銮带着夫人

    在清华校园里骑行的照片火了

    白首不离的爱情

    令无数人羡慕和感动

    c1c0dcf4177a4f6489737b5c36ddae1b.jpg

    潘际銮与夫人李世豫相识于年少

    相伴多年依然琴瑟和鸣

    那时,李世豫常坐在

    潘际銮的自行车后座上漫游校园

    潘老还会骑着三轮车

    带着老伴儿去菜市场买菜

    人生的奔波苦乐

    总有人风雨同舟,相守相伴

    潘际銮的家国情怀

    有国,也有家

    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潘际銮院士!

    原文链接: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7704698?sdkver=771db3e7


    编    辑:曹慧珍

    责任编辑:吴海波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