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今视频】南昌大学“敏为康本”团队首创“表位靶向识别技术”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5-08字体:[
  •   

    5月6日,记者从南昌大学获悉,该校“敏为康本”团队首创“表位靶向识别技术”,颠覆了传统检测“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非靶扫描,解析了八大类食物过敏原核心表位序列的核心数据,构建了中国过敏人群特征的首个过敏原表位数据库,开发了瞄准中国特有过敏表位检测的试剂盒,从而解决了国外诊断试剂“水土不服”的痛点。

    60c9bec24b2c46318806df758c42210c.jpeg

    随着全球化程度加深与饮食结构快速演变,食物过敏正以“隐形杀手”之姿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临床过敏诊断是皮肤点刺试验,由于其依赖的过敏原是粗提物,存在交叉反应,导致误诊还会激发严重过敏反应,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作为辅助诊断的特异性IgE试剂盒检测精准性不高。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亟需提出一种精准、安全的方法替代。《2024中国专家共识:过敏原的成分解析和诊断》明确强调过敏原组分诊断的关键意义,这无疑为精准诊断食物过敏提出了新思路。

    南昌大学“敏为康本”团队一直致力于表位过敏原的表位解析,锚定到表位关键氨基酸,是组分诊断的再突破。团队首创“表位靶向识别技术”,从颠覆了传统检测“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非靶扫描,解析了八大类食物过敏原核心表位序列的核心数据,构建了中国过敏人群特征的首个过敏原表位数据库,开发了瞄准中国特有过敏表位检测的试剂盒,从而解决了国外诊断试剂“水土不服”的痛点。

    团队负责人邱毓表示:“诊断精度的提升最终会转化为社会变革——当医院能精准绘制过敏图谱,饮食禁忌清单将取代‘盲目避食’,这才是‘健康中国2030’的幸福生活”。核心成员陈思懿也分享了科研中的体会:“我们的诊断试剂盒希望为过敏患者的过敏情况从‘模糊画像’变成‘高清特写’,这种从科研到应用的落地,是我在实践中最直观的收获”。

    37223e8d01f342f6886f5b420d53dd77.jpeg

    南昌大学“敏为康本”团队的创新实践不仅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对精准医疗的需求,更向世界展示了生物检测领域的“中国方案”——当过敏诊疗从“经验医学”走向“分子精准”,每个过敏患者都将拥有属于自己的“免疫导航图”,在日常饮食与生命健康之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这张小小的组分图谱,正勾勒出未来精准医疗的宏大愿景:让科技的温度,精准触达美好生活。

    原文链接:

    https://share.jxgdw.com/share/media/069cded76326065801a941a4773ef2b2?userid=190070567884

    编  辑:徐宇爽

    责任编辑:徐翰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