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江西网:简光洲回母校畅谈“世俗的理想主义”
  • 作者: 摄影: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9-02-22字体:[
  •      

      中国江西网于2月21日发表了有关我校校友简光洲回母校畅谈《世俗的理想主义》的报道,全文如下: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2月21日,“三鹿”事件后简光洲首次回到母校南昌大学,与母校师生谈“世俗的理想主义”。(吴肇杰 摄)

      中国江西新闻网2月21日南昌讯(冷宇 罗昭淦 记者 王建亮 报道) 2月21日,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良心”、率先披露“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东方早报》记者、南昌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简光洲回到阔别5年的母校,在南昌大学作题为“良知‘责任’民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从业感悟”的报告。

      “三鹿”事件就是一场大戏

      简光洲对母校师生说“每个学新闻或者做新闻的人都有一个宏伟目标――见证重大历史时刻,我们为自己能够亲临现场见证历史而自豪,当新闻人在经历这个过程时,我们就有一种深刻的认同感:‘我很重要’。”

      “‘三鹿’事件就是一场大戏,这个新闻事件开始之后,谁也不知道事件会有怎样的发展,我作为新闻记者能做的是推动事件的发展,不负责任是要付出代价的。”面对调查和报道过程中的争议和风险,简光洲说,身为一名记者,应该坚持自我,新闻应该用事实和真相说话。

      “我们要有世俗的理想主义。”简光洲坚定地表示,在报道“三鹿”时,并没有过多考虑新闻报道后的结果。“我没没有过多的想法,我们看到了就想把它说出来,非常感谢报社承担的风险,新闻采访报道也会非常压抑,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法报道,但我们要一步一步去突破,所以作为新闻人,可以妥协,但不能放弃心中的梦想。”

      他在报告中还介绍了其采访奶粉时间的细节:在采访石家庄的奶站时,奶站负责人的态度非常强硬,不许他采访。他想进去拍个照,负责人表示:“要拍照,可以啊,8000块。”后来,拉他去那儿的出租车司机对他说:“要是我,早就走了。”他说:“我要是你,我也走了。但是自己是记者,就要有耐心。”

      与记者话母校昌大

      简光洲是九江人,儿时的梦想是个作家。他读中学时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文学潮盛行,同学们都爱写诗,他也热衷字里行间的韵律,是个文学青年。

      简光洲说:“其实每个人小时候隐隐约约地都会对某种职业产生向往或者抱有理想,自己那时也许就对记者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

      简光洲与南昌大学结缘于2001年,当时其担任一所中学的高中语文教师,后来考上南昌大学新闻系的硕士研究生。 谈起母校,简光洲赞不绝口,他说如今的南昌大学的各项条件都比以往好多了。今天是首次来到前湖新校园,感到教学环境变化很大,为学生们在这“有山有水,使人心旷神怡”的校园学习感到高兴。简光洲十分感激南昌大学,他认为,是因为有了昌大深造的经历,才为其进入《东方早报》社创办团队工作打下基础。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母校师生和简光洲亲切交流。(吴肇杰 摄)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

    报告厅爆满。(吴肇杰 摄)

    相关链接:http://www.jxcn.cn/525/2009-2-21/30107@482254.htm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