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江西卫生报刊登了题为《党性光辉铸就“心”辉煌――记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的报道,全文如下:
有一种信仰,让人奉献终身;有一种力量,坚定前行的方向,这就是党性的光辉。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热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在江西医疗界,在我们身边,党性的光辉――“奉献、拼搏,”成就了一个集体的辉煌,这是一个优秀党员林立的科室,为江西医疗界树立了一面鲜红的旗帜。 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是全省首个心血管内科,50多年来书写了诸多江西之最,是心脏猝死-Burgada 综合征世界著名研究组织接受的首家中国研究注册单位,在心脏病基础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心血管内科无论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在省内都是遥遥领先,拥有全省最强势的医疗人才梯队,博士党员就占全科医师的60%以上,老中青三代都有响当当的人物,2011年江西省卫生系统选出了50位高层次人才,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一个科室就占了五位,分别是程晓曙、吴清华、洪葵、吴延庆、李萍(均为党员)。 从创科至今四代心血管内科的党员们,用“奉献、拼搏”的精神成就了科室的辉煌,老党员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后辈们意气风发,刻苦钻研,党性的光辉在科里传承发扬。“心”基奠:奉献拼搏 开创先河 心血管内科从52年前的几名医生、10余张床位发轫至今。第一代创始人龙怡道、罗伟数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科室发展。在1959年全省首先开展心音图检查技术;1979年心内科成为江西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医学学科;1982年在省内开展“埋藏式心脏起博器安置术”…… 创始人龙怡道、罗伟、姚陆远等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拼搏创新,为科室的创立奠定了踏实的基础,在他们手里,科室有无到有,有小到大,发展至省内领先。 老党员们把“精诚相守,医道相传” 告诉科里每一个人,行医讲究精益求精,对病人要精心诊治、精心护理,对医疗专业技术的钻研、探索和创新要精勤不倦。常念为医济世救人之道,常思临床严谨缜密之要;时时不忘仁心仁术之根,时时不忘学无止境之义。 老党员龙怡道用自身的行为,言传身教,在临床和科研上,不断拼搏创新,精益求精,为科室的发展鞠躬尽瘁无私奉献,把一生的热情奉献给了科室。直至身患癌症却也全然不顾自己,为了替医院留住人才,拖着残弱的病躯去相关部门替骨干争取解决两地分居问题,在他弥留之际,拉着爱徒程晓曙、苏海、吴清华的手说:“以后科室就交给你们了。”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程晓曙、苏海、吴清华不负重托,自此以后为科室为医院的发展尽心竭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心”辉煌:奉献拼搏 成就辉煌 程晓曙、苏海、吴清华是心血管内第二代团队的领军人物,他们传承了第一代的无私奉献和拼搏创新。他们所领导的团队江西省优秀创新团队、江西省医药卫生界领先学科,多次被媒体美誉为江西心血管内科的领跑者。多年来,国内外不断有医院向他们开出优厚条件相邀,贯穿血脉的奉献精神让他们不离不弃,一心扑在二附院,以院为家不计得失。 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拼搏,让现在的心血管内科收获了辉煌的果实,2009年被评为中国“第一批卫生部先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 中国“第一批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2010年全国心律失常现代诊疗新进展专题会议有心血管内科承办,在全国此领域顶级专家面前,这个团队依旧从容不迫、大气凛然。在第二代团队的努力下,心血管内科已经在全国的此领域中,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而团队的领军人物所取得的成绩,也让人瞩目。程晓曙教授成为了二附院现任院长,是江西省医药卫生系统第一个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省卫生系统第一个科研经费过千万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国庆60周年之际作为 “海外人才和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代表团”江西唯一代表受邀赴京观礼,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吴清华教授成为了二附院现任分管医疗的副院长,他致力于医疗管理,完善医院的医疗管理体系,在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等诸多重大医疗检查中,二附院频频成为全省受检医院中受专家肯定最多、评价最高的医院;他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率先开展了一系列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新技术,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心”高度:奉献拼搏 创造新高度 当我们还来不及为第二代团队赞叹时候,第三代团队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新的高度。中青年骨干中洪葵教授、吴延庆教授目前是为心血管内科在科研和临床方面的代言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心血管内科成为心脏猝死-Burgada 综合征世界著名研究组织接受的首家中国研究注册单位,在心脏病基础研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负责建立了我省第一个心血管疾病DNA库和心律失常遗传实验室;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成立了江西省医学遗传和基因治疗研究所、江西省心电协会(一级学会)等省内一批医学研究所,在科研上创造了新的高度。 能有这样的成绩,他们都牺牲了小我,成全大我。洪葵是江西医疗界的巾帼英雄,从师世界著名心血管病和遗传学专家-Brugada,曾作为主要研究负责人承担多项日本文部省、美国NIH及AHA科研课题。世界上首次发现引起心脏猝死的一个新病因短QT综合征(SQTs)致病基因KCNH2,她就是三名研究者之一,并在美国申请专利。她放弃了国外优厚熟悉的条件,学成之后毅然国,回到家乡。回国后获得了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成为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医疗卫生界获得的唯一一等奖。她多次说过,二附院有着我的眷恋,有着我的割舍不掉的情感。对于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专家,这种情感是无法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 提起吴延庆,这位江西心血管病介入手术第一人,许多被他治愈的患者,常常泪流满面,“他对我,比我儿子对我还好。”有一位老人给我们讲述,吴延庆为他诊治时,忍不住要呕吐,当时旁边并无器皿,吴延庆拿出手为患者接住呕吐赃物,嘴里还说着没关系,就吐我手里。他对待病人胜似亲人的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广受流传。如果评选江西最受患者信任的医生,他肯定当仁不让,5000余例成功的介入手术,临床经验之丰富让他人望尘莫及,在省内率先开展CRT―D植入术、血管内超声、心血管疾病干细胞治疗及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等新技术。作为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他依旧孜孜不卷,努力拼搏,目前正在攻读专业领域新的学位。“心”希望:传承奉献 拼搏精彩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心血管内科团队,他们承前启后,开拓创新,奉献和拼搏的精神传承发扬,他们用党员“心”的光辉铸就“心”辉煌。 让人“心”喜的是,第四代心血管内科团队已经开始露出雏形,年轻的党员博士们开展崭露头角,“全省首例零X线射频消融术在二附院完成”、“ 二附院医生雪域高原为藏民去‘心病’,作为江西唯一代表支援西藏义诊”等等,这些成绩都是由年轻的党员博士取得,杨人强、陈琦、鲍慧慧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已经开展绽放“心”希望。 心血管内科有个特殊的传统,每年的清明节,科里所有人去为老主任、老党员龙怡道教授扫墓,悼念并感谢这位一心想着他人,有卓越贡献的老专家,这已经成为,用这种方式让他的无私奉献、拼搏创新的精神,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让党性的光辉在科里传承发扬。 现在的心血管内科已经不仅仅是江西医疗界的一面旗帜,更是一个符号,深深烙印在红土地上的符号。老党员留下奉献、创新的精神,已经渗透发肤,熠熠绽放,引领着科室长足的发展,“精诚相守,医道相传”是一代又一代心血管人永恒的使命。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