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学校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暨社会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动员会精神,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通过官方微信推出“百名干部百字谈”、“百名学者百字谈”、“百名学生百字谈”、“百名辅导员百字谈”等系列栏目,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深受好评,也得到大家的大力配合和积极参与。现转发致本网以便大家更多阅读方式选择,及时浏览请关注南昌大学官方微信订阅号(微信号:ncdxncu)。
严整改 补短板 全覆盖 动真格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余启胜
2015年 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不理想固然有许多客观因素,但我们更多的是要从主观上找原因、查漏洞、补短板。我认为一是全校上下重视不够,认识有偏差,顺 其自然;二是宣传动员不到位,造成师生知晓度不高;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师生满意度有差距。为此,建议一是要改进工作,对全校上下落实党风廉政建 设责任制回头看,是否真正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是否确保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加强宣传,全面部署,层层动员,形式多样,不留死角,确保师生对学校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以及社会评价工作人人知晓;三是要自评全覆盖,开展校内各单位、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全员评价工作,层层落实,全员监督,确保 全校上下风清气正;四是要问责动真,对校内评价排名靠后或有问题的单位和部门严肃问责追责。
坚持学院党建与文化建设 加强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创新工科学院党建工作

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玉皞
习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推进党建各项工作。立足工科学院发展,探索“党建+”模式,利用新媒体和 信息技术等资源,将党建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与国计民生相结合、与文化内涵相结合,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新机制。通过做强“党建+育 人”,把“服务”作为新时期学院党建工作和凝聚党心民心的核心点,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提高党建工作牵引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立德育人的“双促进”,为“十 三五”开篇布局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开启由“大院”向“强院”的建设历程。
研究生德育教育要主动融入学校综改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傅小龙
研究生身份的特定性使研究生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否创新推动研究生德育教育,关乎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成败。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根本在于坚持立德树 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我们要做好顶层设计、全局规划、价值引领,要将研究生德育教育主动融入学校的综合改革之中。具体而言,就是要强调责任担当,坚持 以文化人,遵循规律、勇于创新,实现研究生德育教育质量提升;搭建问学平台,营造学术氛围,聚焦重点、打造精品,凝练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规律;增强法治意 识,运用法治方法,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建立研究生德育教育长效机制。要善于运用系统前瞻思维,促进研究生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以培养积极、健 康、向上的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理学院党委书记罗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明确了价值导 向,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确立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就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使 其转化为干部师生内在信念和自觉行为,做到干部有“官德”、教师有“师德”、学生有“品德”,学校干部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守纪律,广大教师有理想信 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广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以良好的作风带校风、促学风,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
党员干部要敢于作为

法学院党委书记顾兴斌
作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腰杆要直说话有分量,自己要像回事。敢说从不因个人事由花公款请一次客;敢说论文著作上课服务社会不是本单位第一也要在第一集 团;敢承担责任,勇于批评自我批评;敢对领导做的说的不妥的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敢于承认本单位本人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需要自我提升追赶先进,而不能固步 自封自我满足小国寡民只看脚尖前方寸之地。自身正,不令而威,一呼十应!自身不正,虽令不行。
以“爱校、荣校”的主人翁精神做好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

校纪检监察办副主任喻忠
学校2015年度的评价结果不理想,与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对学校的期待很不相称,与学校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很不相称,与学校在全省高校的地位很不相 称。一年一度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工作即将开始,校荣我荣,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作出客观评价人人有责。一方面,学校要对反馈问题高度重视,切实解决好师 生员工重大关切,提升师生员工的信心度和满意度。另一方面,全校师生员工要以主人翁精神,投身其中,客观评价。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党风廉政社会评价 工作,推动学校党风廉政迈向新水平,推动学校综合改革更上新台阶。
以民意为中心 精准施策 提高满意度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彭迪云
以民意为刚性指标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已成“新常态”。它是“以群众为中心”政绩观的体现,是受评单位改进工作的“指向标”、服务群众的“晴雨表”和 促进发展的“动力标”。我校2015年社会评价结果不甚理想,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师生员工的心里。“知耻近乎勇”。我们要正视差距,找准症结,励精 图治,迎头赶上。我的建议是适应新常态,以“民意”为中心,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形成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满意度。一是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 意识和看齐意识,激励与约束并重,提高重视度;二是广泛发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提高参与度;三是引导民意,多渠道、多载体正面宣传,提高知晓度;四是 进一步强化制度管权、管钱、管事、管人,提高廉洁感知度;五是走访排查,沉下去,听真话,及时化民怨、解民忧,改进为民服务,提高认可度;六是治庸强能 力,治懒增效能,治散正风气,增强信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