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昌大志愿者在奥运2:我们为奥运护航
  • 作者:记者团#32;#32;邵琰 摄影:记者团#32;#32;邵琰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8-08-07字体:[
  •      

    昌大志愿者们赴京前在南昌火车站合影

    从远处,看到一个背着双肩包、手拿相机的年轻人,也许他正在通过那小小的镜头记录心中最美好的北京傍晚。再走近一点,看清他胸前挂着的志愿者牌子,才知道他就是我今天要采访的对象,奥运会江西志愿者团队副主管、南昌大学志愿者――潘之望。

    过关斩将,我要双赢

    将近半年的层层选拔,这是一条漫长的志愿者之路,回想起这个过程,仍是历历在目。“当时有7000多人在网上报名,根据所填写的信息,筛掉一大半人,再经过三轮笔试和面试后,才确定了待定人选。”随后,在省团代会、福娃爱心传递、救灾物资运输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都出现了志愿者们的身影,这也是在实践中对他们进行的考验。

    “当得到电话通知我成为奥运志愿者时就很兴奋,730,我正式收到了奥运志愿者录取通知书,再到收到统一发放的装备(3T-恤,1件外套,2条长裤,1双鞋,3双袜子,1个帽子,1个腰包,1个水壶,微笑圈),整个人就兴奋到极点,觉得自己离一个奥运志愿者越来越近,满身是劲儿,想做好这份工作,即使现在有时觉得累了,回想起那些瞬间就立刻精神抖擞!”潘之望忍不住内心的激动。

    潘之望上大三了,为了顺利通过三轮笔试、面试,他花费了很多精力了解奥运知识,背诵与体育有关的英语单词,而此时他的很多同学都在学校准备考研了,同样想考研的他放弃了暑假学习的打算,“我觉得值了,我们正是血气方刚,在这个时候可以为国家出点力是我们的荣幸,我要专心做好志愿者的工作,不能分心,等我回到学校再把落下的补回来。两件事都不会放弃的。”

    服务奥运,考验毅力

    现在北京随处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多是站在路口,接受着烈日的考验,不厌其烦地为问路者指路,我校的17位志愿者也是承担着这样的义务服务吗?“奥运志愿者分为城市志愿者和场馆志愿者,我校的志愿者们被安排在比赛场馆内做一些引导性的服务,比城市志愿者要幸福些吧!”

    在我们看来,志愿者的工作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我们这几天都接受着最严格的训练,从穿着打扮到场地熟悉,每个细节都要求完美。”正如潘之望所说,志愿者们在着装上就下了一番苦工,比如说腰包必须对准哪条裤线,外套拉链要拉到哪个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另外,我校17名志愿者都在国家会议中心击剑馆(FCH)服务,虽然他们的职责范围不同,但是主管却要求每个志愿者熟悉场馆内一切设备和工作流程,这样可以及时补充岗位缺陷。

    “场馆内的一切非技术性工作都是由志愿者来完成,84,我们进行了实战演练,对观众进行检票、引导、二次检票、引入场馆,同时对观众和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分别引导。两场比赛之间只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要做好上一场的清场工作,还要按照要求做好下一场的入场工作,这一切都必须实现进行演练。”

    8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