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走近大师系列(之十二)
  • 作者:记者团 李贺 摄影:记者团 李贺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0-06-13字体:[
  •      

     

      说起范小青,人们总会想起苏州。而“与生俱来”的“苏州风格”也成了一直以来贴在范小青身上的标签。她从小在苏州长大,吴侬软语之乡的斜风细雨培养了她灵秀多感,同时也培养了她的文学天赋与韧性。不管是中篇小说《顾氏传人》、《文火煨肥羊》,还是短篇小说《瑞云》、《鹰扬巷》等,都带有着特有的苏州情韵。但是近两年来,范小青的创作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她所说“我的小说写农民工的至少占了我所写小说的一半。”这种对现实题材的涉猎的变化显示了她对生活的极强感悟和对文学创作的高超把握,去年她更凭借关注农民工进城题材的《城乡简史》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而今年,范小青又凭借一部早期的女性题材官场作品《女同志》入围了在当代文坛分量很重的“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她如她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经过了全家下放与插队的种种艰辛历程,但正是这种经历促成了她后来的文学成就。1977年粉碎“四人帮”后,范小青考取了苏州大学的前身江苏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留校,1985年又调到了江苏省作协,成了专业作家,直到现在。前后共创作了130多个短篇小说和80多个中篇小说,以及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裤裆巷风流记》、《费家有女》、《女同志》、《干部》、《老岸》和现在正埋头写的《赤脚医生万全和》。

      范小青的一个朋友胡殷红在《文汇报》上曾经发表文章《范小青这女同志》这样写她,“范小青爱好极少,不好出门,不好逛街,不喜欢唱歌、跳舞。买东西都是直奔主题,买好即回。因为身体差,丈夫徐阳生经常督促她锻炼身体,好容易出去跑一趟,便跌了一跤,传为朋友的笑谈。有了DVD之后,看DVD倒成了她写作之余比较喜欢的事了。这样的范小青很多人一定会以为她是个像林黛玉般的人,事实刚好相反,对文学执着韧性的范小青却同时又是个热忱而性急的作家,她的好多作品都是既快又好地完成的,否则也不会有1000多万字的累累硕果。”

      在本届小说节上,范小青虽然没能到现场,也没能听到评委专门为她撰写的颁奖词:“无论是纯情年代的情绪波澜,还是沧桑岁月的地域风情,亦是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在潮起潮落的文学旅行中,范小青始终坚持自己的精神立场,以平和的心态、散淡的笔墨、蕴藉的思想、生动的细节和耐心的叙述,拥抱生活,关照人心构建出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成为当下文坛的一道亮丽风景。” 但她仍然把自己的心声让同事代为宣读:“1980年 ,我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至今整整30年。30年的时间里,我从未放弃或停止过短篇小说的写作。30年的艰辛创作,让我的生活和生命有活力、有奔头、有无限的快乐和幸福。此次获得短篇小说大奖我倍感分量我将加倍努力,继续写作,用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读者们的厚爱和鼓励。”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