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旅游学院)11月17至19日,由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和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红色旅游研究中心主办,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南昌大学旅游研究院、江西旅游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南昌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协办,《旅游学刊》《旅游科学》和《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的“首届新时代红色旅游创新发展30人论坛”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术期刊的专家学者150余人齐聚英雄城,共话中国式现代化与红色旅游发展新机遇,共谋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新局面。
南昌大学副校长陈始发教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邓泽洲出席会议并致辞。江西省原省委常委、原省政府副省长、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朱虹教授作《争当中国红色旅游的领跑者》主题讲话,《旅游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吴巧红教授代表学术支持单位发言。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教授主持开幕式。
朱虹、陈始发共同为27位专家颁发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江西红色旅游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聘书。
朱虹指出,江西红色旅游发展既要“固基本”,又要“勇争先”,向特定优势要竞争力,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释放红色旅游效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在对外交往中的重要价值,加快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在传承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陈始发强调,南昌大学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指示精神,积极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学科群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扎根红土地办学的地理优势、江西丰富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以及学校学科发展的平台优势,在红色旅游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创新发展、扶贫和样板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形成学科比较优势,打造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品牌。
邓泽洲指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旅游强省的新征程中,要更加注重保护好、管理好红色资源;更加注重挖掘好、研究好红色文化时代价值;更加注重传承好、赓续好红色基因;更加注重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赋能作用,不断丰富红色旅游精神内涵,增强红色旅游育人功能,努力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吴巧红强调,要关注红色旅游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努力挖掘红色资源内涵,培养红色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旅游人的智慧与力量。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石培华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教授、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竑教授、井冈山大学原校长张泰城教授、南昌大学江西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细嘉教授、湘潭大学副校长刘建平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把多勋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白凯教授作新时代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态势和热点话题相关主旨演讲。
专家学者还紧紧围绕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红色革命精神传播与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创新与红色旅游感知等主题,开展30人平行论坛与中青年学者论坛讨论,为新时代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共襄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基于将学术研究与红色旅游景点发展相结合,本次分论坛将中青年学者论坛设在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促进学术研究与景区发展的良性互动。55名专家、学者、学生还参加了论坛学术调研活动。
本次论坛的举办,旨在通过研讨挖掘用好红色资源,探索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的路径方法,打造红色旅游30人品牌,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红色旅游理论探索和学术研究做出应有的贡献。论坛聚焦“新时代红色旅游创新发展”,为师生们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专家学者们通过理论构建和学术探讨,从不同视角为新时代红色旅游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以时代之音赓续红色血脉,以星星之火传承红色基因,以创新之力助推红色产业升级,共同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论坛期间,为了推进旅游学院“新征程、再出发”使命愿景大讨论走深走实,进一步帮助中青年教师成长,学院邀请《旅游学刊》《旅游科学》《旅游导刊》和《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旅游学科主要学术期刊主编参加座谈会,分析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交流旅游学科建设经验,推动旅游学科高质量发展。
编 辑:程慧萍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