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教育部创办并主管的期刊《中国高等教育》2024年第6期刊发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署名文章《培养有地方特色拔尖创新人才 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原文如下: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高校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大有可为,需要瞄准产业最前端,精准服务产业新需求,深度开展校政地企合作,将产业和技术最新进展、行业对人才最新要求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打造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升级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支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分类培养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知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需要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目标定位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差异、彰显特色。各高校应借势破局、扬长补短、固本兴新、分类发展,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学科特色,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锚好地方产业靶向点,提升人才供给精准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高校要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对准地方产业,优先培养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兴领域专业人才,使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要秉持“三全育人”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多方协同,强化专业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紧密围绕应用和实践,与当地需求形成良性互动,探索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开展实践性强、与产业联系紧的科研项目,引导师生踊跃参与,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产学研用贯通的实习与就业机制,帮助人才练好内功、打牢基础,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产业要求。加强与区域优秀企业合作,通过签订协议、共建基地和互派导师等方式培养人才,建立校企人才双栖制度,企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内外协作,精准滴灌,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的急需人才。
南昌大学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地方支柱产业、瞄准服务人民健康、依托地方优势资源,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创办理工基础、人工智能、临床医学、新功能材料与技术和稀土等特色实验班,着力打造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田”。通过打造集理工基础、智能制造、数字赋能、产业特色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赋能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用好用活大学科技园和成果转移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新质生产力研究院,加强科创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加速应用于具体产业和产业链;通过研究稀土的高效开发与应用、集成电路与 LED 的前沿加工方案及未来新型发光与显示用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为地方培养在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化学化工与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中所需的战略人才,服务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架好学科交叉立交桥,提升人才培养满意度
学科交叉融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鲜明特征,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生产力上的深刻变革必然带来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要求高校积极开展跨学科教育,以突破传统的以知识体系为导向的分科教育。高校要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推动院系调整,组建以先进制造、流域碳中和、太阳能光伏、智能医学工程等为代表的涉及多学科交叉的组织体,着力构建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整体上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进而推进学科交叉前沿布局和机制创新。
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生产模式具有跨学科性、社会弥散性、应用性、反思性、异质性等突出特点,为此学科交叉应在应用情境下围绕特定、复杂的问题展开:同时,知识生产还应考虑公众利益、社会职责,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及解决复杂现实问题为宗旨。
南昌大学根据学科发展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先后设立多类综合实验班,通过优化跨学科的课程体系,秉持既要“减法”更要“加法”原则,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组织能力。“减法”体现在对学科知识结构优化,打破专业壁垒,淡化学科边界,构建人才自主选择的“通识课+学科基础课+跨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跨专业选修课+科研训练课”组合而成的学科交叉融合专业互通集成的“课程包”促进学科交叉和跨界知识融合。“加法”集中表现在常规课程体系,单独设置“跨专业类平台课”“跨专业核心课”“创新思维与科研训练及创业教育课程”,并通过设置实验技能课程及实训环节,配套开展相应的实验技能大赛,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辟一条学科交叉和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上好校企共建大课堂,提升人才需求契合度
高校自主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归根结底就是要满足建设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需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牵引下,传统大学学科布局将被进一步打破,知识生产将在一个更为广阔、跨学科的社会和经济情景中进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走出教室,深人企业,现场教学,互动交流,是实现产教融合和校企共建的有效途径,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深化产教融合,加强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强化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资源的优势互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服务产业的实践能力,是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市场是新质生产力释放效力和效益的试金石。校企关系像 DNA 双螺旋结构中的双链,相生相伴、互为依存。校企合作发展,再辅以推动人才共育、课堂共建等措施,让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能够协同发力,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校企双方要构建双向螺旋机制,通过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互补配对,使人才创新能力和服务产业能力螺旋上升。一方面,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在地方产业链中找到个人定位,增强服务地方发展意愿: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留不住”“育不准”现象。同时,在人才培养前端植入“亲产业基因”尽早培育,提前熏陶,有利于提升人才素质与产业需求的适配度,实现精准培育。
着眼于推进校政地企协同育人的有益探索,聚焦助力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南昌大学与中微公司共建中微实验班,培养半导体微观加工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形成“3+1+2”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基础夯实”、1 年“企业实训”和 2年“前沿探索”。实验班打造了一支由院士领衔,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体,企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深度参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校企之间“沉浸式”合作,共同建立“贯穿式、持续递进”的课程体系,形成“基础夯实、实训提高、以赛促学、前沿探索”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紧扣产业需求,展现行业技术前沿,让人才在校企共建的大课堂摸爬滚打,更好地培养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用好激励考核指挥棒,坚持人才评价多维度
评价考核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是激活人才创新动力的指挥棒。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高校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及时传导至人力资源供给单元,这就要求加快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把推进评价改革作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创新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评价机制,着力提升师生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需要从人才发现选拔、培养和使用全过程中来理解和推进。要将师生共同成长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遵循支持通过“导师制”中的科研项目打造“师生共同体”鼓励师生共同发展。要引导科研人员找准科研方向,聚焦研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问题,着眼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的创新需求,强化原创性、颠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攻关。具体来说,要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师评价的核心标准,把人才思想政治品德情况、人才服务地方发展意愿、人才创新创业成绩与教师业绩紧密结合,对教育成效突出的教师,在带生指标分配、评优表彰等方面予以倾斜。消除拔尖人才选拔和培养过程中的功利化现象减弱标化成绩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绩点在各类奖学金评定和免试推荐研究生评价体系中的权重。要将科研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将评价体系柔性化,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才的综合能力做出科学评价。
南昌大学的新功能材料实验班构建以人才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和组织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对拔尖创新人才超常规选育。在人才考核中,重点推进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变革,改变了过去单一考察绩点的做法,更加注重人才解决技术真问题的知识驾驭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采取了双盲四审的方式,即通过“人才自评班内互评,校企函评与专家会评”的方式,在评价体系中融入地方产业基因。这套评价体系把拔尖创新人才“技能”融入“绩点”将导师“业绩”计入“绩效”用实际“项目”替代“题目”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学业、导师的事业与本地的产业有机融合在一起,进一步促进了人才成长发展。
【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南昌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6EMj96CUOcpIwt-9tMlD-Q
编 辑:程慧萍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