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做客“前湖讲堂”第二十五期
  • 作者: 摄影:学生熊文军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25-03-21字体:[
  •   

    b6c5c27069ad497eaaec6df445d5c1eb.png

    本网讯(基础医学院 学生记者杨航)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与细胞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李劲松研究员应邀做客南昌大学“前湖讲堂”第二十五期,以“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为题作学术报告。

    4cb85b13af6f48e893c41b0cef1bee2f.png

    李劲松院士从个人科研成长经历出发,结合技术应用前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系统阐释了其团队取得的重大突破。他通过展示团队建立的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体系,以小鼠模型为例,生动演示了如何实现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稳定培养、遗传修饰及功能验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团队创新性地将该技术与CRISPR基因编辑相结合,提出并推动基因组标签计划(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打造生命科学界的北斗导航系统,将有效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范式创新,为破解复杂疾病之谜提供强大的应用工具。报告号召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基因技术攻克工作,不断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推动人类基因工程技术发展。

    在互动问答环节,李劲松院士结合自身科研经历,与参会师生交流了关于半克隆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师生答疑解惑。

    学校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近2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讲座。

    李劲松,干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他长期致力于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因组标签计划(Genome tagging project, GTP)。其研究成果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2年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审核:许航、涂金凤、朱文芳、徐翰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