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甘筱青副校长作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学术报告
  • 作者:胡李钦 摄影:胡李钦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04-12-05字体:[
  •      



    我校发展规划研讨月正式启动

       记者胡李钦报道:学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是一项关系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编制学校2005年――2020年《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基本建设规划》,是本学期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做好规划工作,我校把 12月定为发展规划研讨月。作为研讨月的开局活动,12月3日下午,我校副校长甘筱青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作了《关于制定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规划的思索》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程样国副校长主持。报告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规划与建设的理论思想出发,结合我校的实践发展展开阐述,诠释了在全校启动“学校发展战略研讨”的必要性、目标定位及具体行动。我校副处以上干部、工会各分会主席及离退休同志代表听取了本次报告。

    高等学校必须认真谋划发展、规划未来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是高校发展的基石,学校学科及队伍建设规划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学校校园建设规划是高校发展的条件。在报告中,甘筱青副校长首先从国际国内两大背景出发,分析了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具体来讲,国际背景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国内背景是目前我国高校招生420万人, 在校生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而且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以下特点:其地位已由社会边缘迈向社会中心,其发展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运行已由计划管理迈向市场调整,其市场已由国内竞争迈向国际竞争,其管理已由人治遗存迈向法治规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下,高等学校就必须认真谋划发展,科学规划未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略发展规划是学校新世纪发展的航标,是学校制定事业计划的依据,是学校统一师生员工思想的基础,是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前提。规划是动态调整的,是不断完善的,各项工作都必须随时适应发展规划。所以说规划具有统筹全局和指导工作的重要作用。
        
       报告同时指出,制定战略规划要防止两个问题:一是防止规划变成“鬼话”(科学性问题),二是防止规划变成“墙上挂”(管理问题)。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要素和社会环境

       甘筱青副校长指出,任何规划都要回答或解决三个问题:怎么样?做什么?怎样做?而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就形成了分析与判断、目标与任务及对策与措施等,构成了规划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高等学校发展规划也不例外。它具体包括:分析与判断,即分析和判断高等学校发展所依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国家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势;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等等。目标与任务,即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高等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宏观战略等等。对策与措施,一般包括硬件(人、财、物等)措施和软件(教育、管理、法制等)措施两大类。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社会环境,从实践上讲可以概括为:一个宏伟目标;两个基本确定;三个发展趋势。即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教育方面要构建中国现代化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要培养数以千万计各类专门人才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突破 “ 庭院式发展模式 ” ,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两个基本确定为大学格局(层级结构、类型结构、区域结构等)基本确定,和集中有限财务力,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和学科的建设方针( “ 985 ”工程、“ 211”工程、部与地方政府共建等 )基本确定。而大众化、国际化(办学理念、质量标准、评价体系、校际交流等)和市场化则是其三大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

       甘筱青副校长指出,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定的核心是确定学校发展的战略目的,或者说科学地进行学校发展定位。从发展定位的结果分析,可以认为高等学校发展定位与高等院校发展目标的基本内涵一致,一般包括高等院校发展的类型、特色和性质等。

       类型上,国家教育部主管和共建的大学都应该向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发展。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做到:学科门类较全,整体水平较高,拥有若干居国内领先地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或学科群;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并重;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科学研究基地,能够承担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项目,形成原创性成果;拥有以院士(或著名学术大师)为核心的优秀学术群体,高级职称群体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较高;能够吸纳优秀生源,提供创造性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在国家社会管理和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建设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高等院校在新世纪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立足于学校学科体系的扩展、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学科整体水平与综合实力的提升;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势和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不同的个性特点;主要是应立足于实现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的建设过程。

       高等学校发展特色是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通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个性特征。高等学校的特色一般包括办学理念、学科特色、科学研究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等等。学科特色:一是指“人无我有”;二是指“人有我优”; 三是指“人强我新”。

       高等学校“跨越式” 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核心是发展,特别是抓住机遇大发展。目标是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以及办学水平、综合能力和社会声誉的突破。过程是突出重点,由协调、平衡到不协调、不平衡再到新的协调与新的平衡。实施是有条件的,条件包括高等学校自身系统的平衡、高等教育系统以及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和生态平衡。而实施“跨越式” 发展的主要对策是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发展思路,科学的战略规划,持续的超常投入和优秀的人才队伍。

    关于学科规划与建设

       甘筱青副校长在报告中还指出,学科规划与建设的主体有三个层次:首先,学科 = 学校。学校的核心是学科,学科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元。学科的强弱代表着学校的强弱,学科的特色代表着学校的特色。因此,校领导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很重要。其次,学科=院系。院系是学科的载体,是实施学科建设的落脚点,学科建设就是院系发展的建设,学校内某个或某几个学科强意味着某个或某几个院系强。所以,学科建设的基础是发挥院系领导、院系教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学科=教师、教授、名教授。一个学科的水平一般集中体现在几个或者一批教师、教授的学术水平上,教授的学术成就与声誉代表着该校该学科的水平。教授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根本,办学以教师为本。

       学科规划与建设的任务、要素、体系。学科规划与建设的任务和要素可以用以下相应的两个公式来表示:学科=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学科 = 方向 + 人才 + 平台+ 制度 + 成果。学科建设的体系则包括:科学研究方向与问题、经费支持、平台,教师队伍、学生队伍、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与奖惩机制、管理体制、学科文化(价值取向)等,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体系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和谐。学科体系中目前比较重视教师队伍、项目、成果等学科方向的探索,但特别需加强的环节是重大科学研究方向与问题的选择凝炼和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参与和作用。
      
       在分析了科学与学科的关系之后,甘筱青副校长提出了学科建设中的六大思路与原则:作出校情分析,找准学校定位,完善学科布局,注重互补开放,凝炼学科方向和分类协调发展。
        
       甘筱青副校长的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紧密联系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指导性。受到与会干部职工的热烈欢迎,报告会的举行也同时拉开了我校发展规划研讨月的序幕。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