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 刘朝阳:先生之风
  • 作者:刘新芽 摄影:刘新芽 点击数:
  • 发布时间:2015-03-26字体:[
  •      

      在激情似火的1958年,在邵式平省长的直接领导下,南昌大学前身之一的江西大学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于当年9月1日开学。在此前后,一批批知名学者、教授以祖国的需要为志愿,满怀豪情携妻带子从上海、南京、武汉、广州等地名校来南昌安家落户,支援江西的教育事业。其中一位是来自南京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刘朝阳先生。

      刘朝阳先生1900年11月生于浙江义乌,自幼勤奋好学。1927年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即应聘中山大学任助教,三年后北上应清华之聘任讲师,同时兼任燕京大学、北平大学讲师。一年后应德国办的青岛观象台之请任研究员,兼职青岛大学、山东大学讲师。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爆发,刘先生到昆明,在入迁至昆明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历任中山大学、贵阳师范学院、华西协合大学教授、主任等职。抗战胜利后应聘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兼厦大大学教授。1953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南京大学任教授。

      旧中国社会动乱,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找工作谈何容易。刘先生能同时为两所名牌大学聘请,这是学识渊博、教学热情高、质量优、工作勤奋的明证,天道酬勤也!不仅如此,刘先生科研也成果丰硕。20世纪上半叶是物理学的大发展期,电子、核子的发现使物理学由宏观转向微观,由经典转向量子;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及逐渐被接受又使物理学由低速到高速,由牛顿绝对时空观转达向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物理学需要大发展,需要新颖的思想和巧妙的数学相结合来产生新理论,解释新现象。刘先生的青壮年正处于这一时期,而且大学毕业不久即达学术前沿。从1929年起在爱因斯坦新场论、电磁与力、波动力学、狄拉克电子理论、方阵力学、狄拉克相对论波动方程、正反粒子的平衡温度、原子核的结合力等方面发表论文多篇,为学术界瞩目。此外,刘先生对中国古代天文学饶有兴趣,研究心得丰厚,发表过有殷末周初日月食考证、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成果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载入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天文台1959年曾商调刘先生任研究员,因更喜欢与青年学生在一起,刘先生不愿离开学校,婉言辞请。

      刘朝阳先生1958年调入江西大学,任物理系理论物理教研组组长,主讲《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课程,教学认真负责。课堂之外他还定时下班辅导和不定时到学生宿舍答疑。那时老教师少,教授更少,刘先生一到,学生必请教。先生知识渊博、除物理学外,曾任数学、天文学教授,传说还当过中文系教授,故学生有什么问题,不管与课程有关无关,都尽量向先生请教。先生懂多种外语,其中英语、德语口语非常流利。有一次学生一个俄文单词字典上查不到,请教刘先生。因眼睛老花先生要学生念。学生一发音,先生立刻回答,并进一步解释说此词英语、德语、俄语发音基本相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教授在大学生心目中均为博学崇高的形象,刘先生正如此。

      教学之外,刘朝阳先生不顾年迈体弱一如既往读书写作。校图书馆、系资料室各语种的有关书籍、期刊他都借阅,而且自己购书很多,是外文书店的老订户。在1960年至1966年间,刘先生写了许多文章,讨论的都是当时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如《经典热力学的根本问题》、《光的本质问题》、《量子力学的一些根本问题》、《相对论的根本问题概述》、《以太与真空》、《质能关系和质速关系的正确推导和理解》、《洛伦兹变换》、《光的质量问题》、《非相对论的波动方程式的电子理论》、《狭义相对论问题的总结和广义相对论的问题》、《统计力学的根本问题》等等。范围之广泛之精深,令人闻之肃然起敬。博览群书、积年思考探索的学者,晚年将精力集中于“根本问题”是不奇怪的,物理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先驱们,如牛顿、爱因斯坦、玻耳等几乎都是如此。但不幸的是,1957年之后,苏联学术讨论政治化之风刮到了中国,刘朝阳先生受到不公正对待,在多次学术讨论会上被说成“唯心主义”。刘先生不服,再写文章为自己辩护。写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对于物质和运动的看法》、《从矛盾论来看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批判物理学中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的宇宙观,建立辩证唯物论的宇宙观,彻底改革物理教材》《再论洛伦兹变换》等文章,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说说笑笑中刘先生曾多次背出整页恩格斯的原文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正是辩证唯物论,其追求真理的精神真是可歌可泣,令人感动。

      刘先生长期苦读,超负荷教书科研、不善体育运动致糖尿病缠身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他倍加照顾,三年困难时期也严格按医嘱配给食品,但终于经不住“文化大革命”的折磨,身体愈来愈弱。可先生却仍思索不停,读写不止。1975年7月初的一天上午,我在去物理楼的路上遇到先生,先生步履蹒跚,把我叫到一棵小树旁,用浓重的浙江口音说:“数学和物理为何配合得如此好?”我被先生的追索精神所感动,顿时说不出话,转过身意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1975年8月30日先生与世长辞,留下一大捆待发表的手稿。

      《江西日报》当时在重要版面用粗体字对刘朝阳教授的事迹作了长篇报道。改革开放后,《江西日报》编辑部曾组织人员整理刘先生未发表的遗作,从1982年至1984年陆续发表过7篇,仍有7篇未发表,由其儿女保存着。

      三十多年了,刘朝阳先生那勤奋朴实坚忍不拔的精神面貌一直留在学生和同事们心中。谨以此短文略表对先生的怀念与崇敬。

     

    (刘新芽,原南昌大学教授、研究生处副处长)


热点新闻更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学府大道999号办公楼三楼   

电话:0791-83969057   邮编:330031

版权所有:南昌大学新闻中心     点击数:


手机版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