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第一附属医院)学习使用呼吸机、人手一本内科书、脖子挂上听诊器,兜里揣着指脉氧......走进南大一附院骨科医院,随处可见这一“奇”景,这个冬天,骨科医生们正在经历破茧成蝶般的“转行”,但对他们大多数而言,这是第一次直面新冠。

随着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的来临,为尽可能收治患者,医院迅速进行针对性扩容医疗资源,在统一调配下,其他科室也陆续收治新冠病人,骨科医院是其中之一。12月25日下午四点,骨科医院接到“命令”——立即开始接收新冠病人。接到通知后,整个团队蓄势待发,常务副院长张斌,应急管理处处长、骨科医院创伤中心副主任林尊文,科护士长胡燕立即带领科室团队,迅速腾空15病区,并开辟绿色通道,做到急诊救治决不延误。

晚上七点,骨科医院开始收治新冠病人,有序开展急危重症救治工作。由于患者增加,科室病床位“拥挤”,面对这一情况,按照医院部署,张斌、林尊文立即联合医务处、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解决对策,决定再次腾空骨科六、七、十、十三A病区,统筹调配医护人员,集中收治新冠病人。同时,经过多日的数据研判,张斌、林尊文决定在特殊时期建立科室“预警”机制:当普通床位只余1张时进行全科室通知。“这个机制是为了让门诊、急诊、科室之间保证信息畅通,做到三者之间无缝衔接,让所有床位得到最大利用,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动起来,确保所有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张斌说道。

尽管如此,骨科医院依然承受着空前的压力,陆续面临着医护人员感染减员、患者数量增加等情况,骨科医院的医护人员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于危机面前不怯懦,困难面前不低头,化“天堑”为“通途”。部分医务人员坚守在科室,在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迅速上岗,收治新冠患者;部分人前去支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发热门诊等一线病区,主动靠近“风暴”的最中心。“作为外科医护人员,我们在关键时期责无旁贷,一个倒下了,另一个要顶上,以接力棒形式保证救治工作不间断,护理照看不停歇。”他们说道。
编 辑:曹慧珍
责任编辑:曾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