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9月19日至24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办,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协办的“哥伦比亚热带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培训班”在江西南昌成功举办。来自哥伦比亚农业领域的31名学员顺利完成培训,中国热科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楚小强、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陈婷婷等出席结业仪式。

本次培训以“热带作物全链条技术融合与产业升级”为主线,开展了多场课堂教学、企业参观与文化体验活动。学员们系统学习了果蔬全组分加工、红壤改良、种质资源利用等前沿技术,并走进百威雪津(南昌)、煌上煌等企业,和江西省红壤及种质资源研究所、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深入感受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活力与产业化成果。

在9月22日举办的“需求对接”圆桌座谈会上,中哥双方围绕技术落地与可持续合作展开深度对话。陈婷婷副院长提出共建“热带风味资产研发中心”与“主粮价值链再造中心”,并倡议通过“样品共创—市场导航—产业对接”三步走机制,推动咖啡、可可、热带水果等哥伦比亚特色资源高值化开发,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结业仪式上,楚小强副所长指出,本次培训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中哥农业友谊的深化与合作模式的创新。学员代表莉莉安妮·帕特里夏·奥班多·比略塔女士在发言中深情回顾培训历程,将代表团比作“跨越山海播撒的种子”,在中国科学与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她指出,哥伦比亚数十年来的农村冲突根源在于土地与粮食分配不公,而中国在减贫、乡村振兴与农业科技领域的经验为拉美提供了重要借鉴。

本次培训是中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南南合作框架下深化农业科技协同的重要实践。双方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推动人才共育、技术共享与平台共建,助力哥伦比亚提升热带农业竞争力,同时为构建更加公正、和平、可持续的全球粮食体系贡献中哥智慧。
编 辑:贺 姣
责任编辑:陈小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