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党委统战部 孙颖)2022年7月12日至15日,习近平总书记赴新疆考察,从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对做好新疆工作、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南昌大学“石榴籽”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2年7月12至17日来到位于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市和阿克陶县,开展以“赣新团结一家亲,石榴籽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由南昌大学党委统战部、校团委、江西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实践队成员全部是我校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
追寻历史足迹,赓续中华血脉

(图为实践队在喀什博物馆的合照。张世杰摄)

(图为实践队观看致毛主席的一封信。张世杰摄)

(图为实践队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参观喀什百年馆。张世杰摄)
展开历史画卷,看喀什百年变迁。百年喀什馆和喀什博物馆里展现的一份份展品再现了民族地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历程,记录了民族地区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过上美好生活的场景,全体队员深学细悟,深感震撼。在展厅最醒目位置展示的毛主席给帕哈太克里乡农民的回信前,大家仔细研读回信内容,深刻体会党中央一直以来对民族地区的重视关怀和殷殷期望。并纷纷表示,民族地区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生活在祖国边疆的我们能过上今天这样安稳幸福的生活,是党带领勤劳坚韧的民族地区群众共同创造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的良好成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当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赣新一家亲,共筑中国梦
阿克陶县是江西对口支援的县。25年来,江西落实中央部署,始终以“能担百斤重、不挑九十九”的支持力度,把阿克陶县作为江西特殊的第一县,扎实推进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教育援疆、人才援疆、文化援疆,推动对口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走进江西援疆成果展厅,实践队的各族学生认真聆听援疆工作介绍,亲见亲闻援疆工作成果,深切感受党对民族地区群众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并被一批批援疆干部人才主动请缨远离家乡,扎根边陲,奋斗在援疆工作一线的家国情怀所深深感动。


(南昌大学师生参观江西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张世杰摄)
队员们通过参观阿克陶县城北轻工业园区内援疆企业,真切地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纷纷表示期待家乡发展得更快更好,将来自己能运用所学在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理想。



在克州江西实验中学,队员们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栏、现代化的书画教室,多功能的手工制作室和设备完善的体育活动室,看到这些更加优越教育环境,大家为家乡的孩子感到欣喜不已。一幅幅少数民族学生的字画,一件件具有中华特色的陶瓷作品和一份份普及国通语后考分逐步提高的成绩单,更是令大家对江西智力援疆、文化润疆取得的丰硕成果无比赞叹。

(南昌大学师生与克州江西实验中学教师合照。张世杰摄)

(南昌大学师生参观克州江西实验中学陶艺室。张世杰摄)
在与学校部分教师的座谈会上,队员们介绍了南昌大学的办学和招生情况,积极分享了在南昌大学的学习经历,并表示愿意帮助家乡考生,通过努力考入南昌大学学习,开启更加精彩的人生。

(南昌大学师生与克州江西实验中学教师交流中。张世杰摄)
石榴花开结硕果,民族团结谱新篇
走进社区,队员们在这里开展了防溺水急救知识宣传、医疗义诊咨询等服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


昆仑佳苑社区里,葡萄架下休憩的老人和嬉戏的孩子,崭新整齐的住宅楼,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无不让我们感到,这里的生活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凯丽比努尔说,孩子们高兴地告诉她,小区有幼儿园、小学、小巴扎、卫生服务中心、休闲广场,住到这里不仅喝上了自来水,爸爸妈妈还能在附近上班。


在夜校教室里,队员们以寓教于乐的问答形式向居民们宣讲党的民族政策知识,与老乡们热情互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全国有56个民族”,一名7岁孩子用国通语作出准确回答,获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乐声响起,在场的全体居民和队员们深情吟唱,一幅民族大团结的美妙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印记在现场各族群众和实践队师生的心中。


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未来,今天我们在民族地区的青年心中播撒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不久的将来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将开遍神州大地。
此次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央广网、江西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客户端、东方女报、“援疆江西人”微信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平台进行了报道。
编 辑:刘安雅
责任编辑:余 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