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共青学院网站发稿审稿单本网讯(共青学院 燕贤青)2022年考研录取名单陆续公布,共青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9栋511寝室李锟、胡文杰、刘晓旺、张家明、徐健等5人全部被录取。这样一个“学霸寝室”究竟是如何炼成的?他们给出的答案是:“相互打气,相互扶持,一‘研’为定,全寝‘上岸’。”

相伴行动,劳逸结合
在一起生活的四年里,一旦有人生病,他们都是互相关心照顾,还常结伴去自习室学习,走路、吃饭时也常讨论学习问题。这些点点滴滴成了他们最美好的大学时光。
“我们从不吝啬互相分享经验与知识,因为考试内容差不多,便相互出题,采取你问我答的形式回顾知识点与考点。”李锟说,室友们用各种形式打卡记录,比较进度,调整自我计划,互相勉励。
考研的准备过程是艰难而又枯燥的,需要好的氛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宿舍学习氛围浓,备考期间,他们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就到了自习室,几乎到晚上十一点半才睡觉,互相分享学习经验。同时注重劳逸结合,实在太累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运动,一起吃大餐,放松心情后再继续战斗。
在寝室里,他们交流探讨,聚集智慧火花。备考时,他们互相提醒,分享经验,一起学习,相伴行动。就这样,在集体正能量的带动下,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夯实基础,取得飞跃进步。
相互监督,互为榜样
大学四年,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包容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迈进。
备考期间,有时会感到焦虑,导致学习效率低,但五人一起分享进度,相互监督,将时间充分运用到学习上。
在相互打气的过程中,他们将学习有计划地推进,把时间分好模块,做好大致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让每天的目标更加清晰,过程更加有条不紊。
“看到大家都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也想与他们共同前行。可以说,室友带给我很多榜样的力量。”徐健说,正因为室友们都很优秀,才让他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当我们一同向着未来方向努力时,不知不觉间,我们也在成为更好的自己。”刘晓旺如是说。
四年和谐的相处时光,赋予了他们一份独有的默契,他们互相支持勉励,在学业上不断突破创新,给青春抹上最亮丽的底色。
据悉,在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共青学院2022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再创佳绩,共有10名同学成功考上研究生,考取比例为班级总人数的1/3,其中6名同学考入“双一流”建设高校。

编 辑:赵小东
责任编辑:刘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