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克思主义学院官晓翠、学生凤小燕)5月12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艺术学院,以红色文化馆为实践教学基地,由卢艳齐、李红青、官晓翠三位老师带领水产养殖学(卓越)231班同学创新开展了一次“理论讲授+艺术展演+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多维度、全景式的教学形式,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深度认知,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红色文化馆VR沉浸式教学区,马克思主义学院卢艳齐老师为本次课作专题导学。他以红军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为主线,阐释了长征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当代价值,通过带领学生参观虚拟仿真展馆等方式,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他富有感染力的讲授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思想共鸣。

担任此次讲解员的官晓翠老师引领师生步入展馆,循着历史的轨迹,深入探寻党的奋斗历程。她以江西省“四大摇篮”与“两条小道”的辉煌革命史为切入点,巧妙融合历史影像与现代多媒体手段,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在艺术展演环节,艺术学院李红青老师指导学生深情演绎了他们特意创排的红色曲目《十送红军》,将“思政+艺术”的主题推向了高潮。伴随着江西特色经典民歌的悠扬旋律,一系列富有历史感染力的场景依次呈现:群众紧握红军战士双手的殷切嘱托、战士回望乡亲的坚毅神情、军民互赠信物所体现的深厚情谊……现场学生深受触动,朱祥卿同学表示:“这次课用咱们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红色基因根植到我们内心,改变了我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这样的思政课以后请再多来点!”

这种多师协同授课模式摒弃了传统说教形式,通过采用沉浸式体验、情景化演绎与互动式分享的方式,提升了师生参与度与教学实效性。张祺瑶同学认为:“老师的讲解、沉浸式的场景还原,增强了我们思政课的参与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红青老师表示:“将《十送红军》情景剧与红色场馆思政课相融合,既增强了艺术的精神内核,又以艺术化表达激活了思政课的情感共鸣,是一次协同配合、学科破壁的有益探索。”
本次“思政+艺术”沉浸式体验课是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项举措,旨在构建德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新模式。课程通过思政课教学与艺术再现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感悟红色文化精髓,传承革命精神谱系。未来,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其他学校、学院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大思政课”育人成效的不断提升。
编 辑:李雯靖
责任编辑:徐 翰